第511章

关灯
    定。

     有人就劝范仲淹:“老师,您日后就少说几l句吧,朝中小人众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糟了他们的眼,防不胜防。

    ” 范仲淹轻哼一声,正色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门生们对看一眼,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欣喜。

     即使被贬,老师还是那个让他们崇敬不已的老师! 而在其后的无数个时空。

     一杯杯水酒被洒在地。

     “敬小范相公!” “敬范文正公!” …… 【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

    】 【熙宁兴学主要是恢复当时 范仲淹所提出来的各州县官学, 然后将太学分为三个等级, 让学子考试升级,有点那么优胜劣汰的意思。

    又统一了一下教材。

    】 【最重要的一点,是王安石对科举内容的改革。

    】 在府学、县学甚至是各处乡学里,学子们正在处处议论着刚颁布的新政。

     当然了,他们最关注的还是教育和科举的改革。

     尤其是科举。

     “什么?以后不考明经科了?” “不仅是不考明经科了,而且进士科的内容也有改动,不再考诗赋,只考经义和策论。

    而且,经义也只需要通晓大意就行。

    ” “据说,王相公觉得若考试只会背诵却不能实际运用的话,那考来也无用。

    ” 对写诗实在是没灵感的人狂喜:“就该如此!诗词歌赋不过是闲来雅兴,难道当个县令,断案治民之时还需要会写诗不成?” 这本就不合理。

     还有人对去掉背诵内容很高兴:“这样好,这样才能够拉开分数差距。

    ” 毕竟,背诵容易,只要不傻肯下苦功,谁都能背诵,但却不是谁都会写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