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关灯
    【在前期很穷的时候,义务教育可能还落实得不怎么到位,几百块钱的学费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依然是很困难的事情,在偏远地区,尤其是山区,上学还不是那么容易。

    】 一个灯光昏暗的屋内,一对夫妻正在为了第一天孩子的开学而犯愁。

     女主人:“明天就开学了,咱们这学费还拿不出来,咋搞?” 男主人吸了两口烟:“还差多少?” “还差一百多,要不咱先让儿子去上着,拖欠着呗,等下个月有钱了,再给学校送过去。

    ” 男主人沉默了一会儿:“明天我去他姑那儿借一下,要是能不能借到,要是不行的话就只能先欠着了。

    ” 女主人嘟囔叹气:“哎,上学期咱就欠了好几个月才交上,他班主任都催了好几回……” 男的反问她一句:“那你能有什么办法?这学就不上了?” 女人愣了一下,手上干活的动作了慢了下来,半晌忽然下定决心道:“要不,读完今年就算了吧,去外面打工还能早点挣些钱回来用。

    ” 男人也沉默了,最后点了点头,含糊的道:“先看看,到时候再说吧。

    ” 在河北保定市,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同样面临着因为没钱读书而不得不辍学的境遇。

     他在床上辗转反侧,为自己即将离开学校感到痛苦。

     但是,又找不到什么办法。

    毕竟,家里刚发生了变故,他知道不是父母不愿意供,是真的没办法了。

     最后,这个叫张胜利的男孩子爬起来在昏黄的灯光下写了一封信: “县长伯伯,俺爹穷,他不让我们念书,可是我们还想念书,念出书来像你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第一天,他揣着这封信出了门,跋涉了十几里路之后,将这封信投递给了县政府的门卫室,这封信是他 写给县长的,他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县长的一些经历。

     他也不知道写给县长有什么用,或者说,其实也没指望真的会有用,只是想要倾诉一下自己心中的迷茫。

     【这封信,后来辗转到了中国青年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手里,引出了他们的一个想法。

    】 【1989年的时候,在青基会的倡议下,咱们成立了希望工程,旨在建设希望小学,让贫困地区的孩童重返校园。

    】 【张胜利后来顺利的上了学。

    】 【而一张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