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关灯
     于是,未央宫中就上演了极为少见的让人都有些肉麻的君臣相得之景。

     …… 【那些贤良文学 们说桑弘羊的经济政策是不管百姓死活。

    】 【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首先不否认的是,执行过程中的弊病肯定是会存在的,在古代那样的环境里,吏治不可能清明到哪儿去。

    尤其是汉武帝晚期的时候,昏招频出。

    】 【所以,民间有怨言肯定不是假的。

    】 【不过,贤良文学们也大可不必一幅自己只是为民请愿的大义凛然。

    】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贤良文学大多是儒生,而且是读得起书,已经取得了一定功名的儒生,他们出身于哪个阶层,代表着哪个阶层的利益,简直是一目了然啊!】 【让利于民?我看,是让利于这些地方上的豪强和士绅、权贵与富商吧?!】 【真正的民,只要能买到价格合适的盐和铁,谁管你这些东西是从哪一家制造出来的呢?】 【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以及历史上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国家的介入和调控,甚至是垄断,反倒会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 【即使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对于粮食、食盐等刚性必需品的价格以及供需关系的把控,也都是有政府参与的。

    】 【毕竟,完全指望豪强以及资本?】 【任何一个长了脑子的人都不会抱有这样天真的想法。

    】 大灾之年,无数失了粮食收成的饥民来到了州城乞讨。

     遍地饿殍。

     米行的掌柜于心不忍,问东家道:“老爷,咱们要不要开仓卖一点粮?现在粮食价格已经不错了。

    ” 东家嗤笑一声:“别这么没耐性,再等个几天,我估摸着几天后粮价还得翻倍的涨。

    到时候,咱们开张一天吃几年,岂不是更省事儿?” 天幕一黑,出现一行行的文字。

     “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