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关灯
小
中
大
由又有趣?干嘛来问这个?
想了想,薛瑜挑了今天回宫时想到的事说起,关于牛力被邻居夸奖,也关于老兵们的未来。
末了总结,“……儿私以为,勇士卫国,国亦当护勇士,他们年老体衰,或凶恶或已无法劳作,但却可以在商事中付出自己的努力来换取报酬。
而勇士无所事事,置之不理或成大患,请他们做事的商户,就是为国分忧,儿读书时知道灾年减税,是因为灾地能自给自足便是为国分忧,对他们是否也可如此?” 说白了,就是雇佣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减免商税。
如今的商业税除了关税就是市税,也就是租户税和交易税。
为迫使流动人口减少,增加种地人口,关税尤其重,薛瑜不指望改变关税,但在市税上的努力还是可以做做的,商业繁荣经济流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让齐国兴盛。
皇帝沉默了一会,“朕会考虑。
” 薛瑜知道她能直接向皇帝进言已经是占了身份的便宜,知趣地没再说话,又陪坐了一会,才被放走。
政事堂中只剩下皇帝与常修二人,常修为皇帝揉按着头上穴位,半晌,皇帝叹了口气,“老三明明没进过军营,朕却觉得,他们会很喜欢他。
” “三殿下有一颗善心,自然谁都喜欢。
” 转过天去,薛瑜听说秘书省实验性做的蒙书第一版雕版印好了,虽然只有第一页,但她半点不嫌弃,将印的有些歪斜准备弃掉变成纸浆的十几张收集好,准备出宫时带去给陈安。
苏禾远看她小气的样子就感觉头疼,正要赶人,就听薛瑜一本正经问道,“苏师,为何纸张洇墨不平,时有模糊?” 学生有疑问,苏禾远自然无有不答,“蔡侯纸取麻与树皮等为材,纹路尽显,墨自然顺之而行。
可惜多年尝试未见有再进一步,此纸已为良品。
” 薛瑜追着问了几遍造纸的材料,苏禾远被她缠得不行,又的确问到的不是他擅长的方向,干脆带去工坊和匠人们待在一起,让她慢慢看纸张制作。
于是,被缠着问问题的变成了负责制纸的老师傅与他的几个徒弟。
如今的纸仍在蔡侯纸的基础上发展,老师傅走过的地方不少,甚至还拿了藤纸的样品出来给薛瑜看,话里难掩叹息,“西南多藤,藤中多浆,本是造纸的好材料,可惜被南边人发现,十几年前早早被掘空了,这样的纸啊,以后是再难看见喽。
” 藤纸比起麻纸的确摸起来顺滑得多,也白净些,但跟再进一步的宣纸没法比。
树皮造纸比起之前的麻纸使用感几乎是划时代的区别,未来将是竹纸与皮纸的天下。
薛瑜和老师傅聊了许久,绕着弯地询问诸如“为什么不全部用树皮,我听说楮树生长极快,是不是能用它”、“既然麻纸要蒸煮,竹子蒸煮打碎能不能造纸”、“芦苇稻草能不能造纸”等关键性问题。
老师傅的眼睛越来越亮,话说到一半,一拍大腿,“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他狂奔而出,状似癫狂地打开库房取原材料,当场做起尝试来,他的徒弟们有的去帮忙,有的尴尬的对薛瑜不停道歉,生怕惹了这位殿下恼怒。
薛瑜摆摆手,半点不在意,该暗示的方向都说过了,到时候她是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功劳,不至于太显眼。
不用动手假装反复实验后得出结论,不用出头解释自己为什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又能享受到纸张的好处和注意,多好的事。
薛瑜高高兴兴收拾了东西准备出宫去找陈安送新课本,她手抄的那本《齐文千字》早都送去给了陈安,听阿白说邻里邻居的街坊们家里小孩闲暇时也有不少来听课。
再加上十几张散页,几个学生都能分着看一张纸的课本了,算是一大进步。
走到半路,早上被她派去看今天安排的清颜阁活动的魏卫河就迎了上来,“殿下要出宫?有给您的拜帖送到铺中,牛掌柜刚让我来问您如何处置。
” “谁的帖子?”薛瑜有些诧异,清颜阁主要是牛力在打理,就算是她认得的几个人交际也有侍卫们来回传信,怎么会有人传拜帖上门? “说是您的友人,钟无。
” 48.课堂与作坊该有活下来的机会 薛瑜已经许久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乍听之下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谁,蝉生窥她神色不对,立刻站了出来,埋怨魏卫河,“是甚闲人也来寻殿下?” 魏卫河只看着薛瑜,等一个回复。
薛瑜捏了捏眉心,“确是先前认得的。
若是有闲暇,去见见也没什么。
”就是不知道来的到底是方锦湖还是买一送三。
她猜不透方锦湖上门想做什么,但与其纠结,不如先做自己的事,想了想又吩咐道,“蝉生,今日不必跟着我了,卫河带他回去,让流珠收拾一下跟我出宫。
我们在宫门处等她。
” 蝉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低头喏喏应了。
几个侍卫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在薛瑜背后露出暧昧神色。
宫女们少有出宫时候,拿个腰牌也是千难万难,流珠娘子在殿下这里的第一位置,无可撼动。
末了总结,“……儿私以为,勇士卫国,国亦当护勇士,他们年老体衰,或凶恶或已无法劳作,但却可以在商事中付出自己的努力来换取报酬。
而勇士无所事事,置之不理或成大患,请他们做事的商户,就是为国分忧,儿读书时知道灾年减税,是因为灾地能自给自足便是为国分忧,对他们是否也可如此?” 说白了,就是雇佣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减免商税。
如今的商业税除了关税就是市税,也就是租户税和交易税。
为迫使流动人口减少,增加种地人口,关税尤其重,薛瑜不指望改变关税,但在市税上的努力还是可以做做的,商业繁荣经济流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让齐国兴盛。
皇帝沉默了一会,“朕会考虑。
” 薛瑜知道她能直接向皇帝进言已经是占了身份的便宜,知趣地没再说话,又陪坐了一会,才被放走。
政事堂中只剩下皇帝与常修二人,常修为皇帝揉按着头上穴位,半晌,皇帝叹了口气,“老三明明没进过军营,朕却觉得,他们会很喜欢他。
” “三殿下有一颗善心,自然谁都喜欢。
” 转过天去,薛瑜听说秘书省实验性做的蒙书第一版雕版印好了,虽然只有第一页,但她半点不嫌弃,将印的有些歪斜准备弃掉变成纸浆的十几张收集好,准备出宫时带去给陈安。
苏禾远看她小气的样子就感觉头疼,正要赶人,就听薛瑜一本正经问道,“苏师,为何纸张洇墨不平,时有模糊?” 学生有疑问,苏禾远自然无有不答,“蔡侯纸取麻与树皮等为材,纹路尽显,墨自然顺之而行。
可惜多年尝试未见有再进一步,此纸已为良品。
” 薛瑜追着问了几遍造纸的材料,苏禾远被她缠得不行,又的确问到的不是他擅长的方向,干脆带去工坊和匠人们待在一起,让她慢慢看纸张制作。
于是,被缠着问问题的变成了负责制纸的老师傅与他的几个徒弟。
如今的纸仍在蔡侯纸的基础上发展,老师傅走过的地方不少,甚至还拿了藤纸的样品出来给薛瑜看,话里难掩叹息,“西南多藤,藤中多浆,本是造纸的好材料,可惜被南边人发现,十几年前早早被掘空了,这样的纸啊,以后是再难看见喽。
” 藤纸比起麻纸的确摸起来顺滑得多,也白净些,但跟再进一步的宣纸没法比。
树皮造纸比起之前的麻纸使用感几乎是划时代的区别,未来将是竹纸与皮纸的天下。
薛瑜和老师傅聊了许久,绕着弯地询问诸如“为什么不全部用树皮,我听说楮树生长极快,是不是能用它”、“既然麻纸要蒸煮,竹子蒸煮打碎能不能造纸”、“芦苇稻草能不能造纸”等关键性问题。
老师傅的眼睛越来越亮,话说到一半,一拍大腿,“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他狂奔而出,状似癫狂地打开库房取原材料,当场做起尝试来,他的徒弟们有的去帮忙,有的尴尬的对薛瑜不停道歉,生怕惹了这位殿下恼怒。
薛瑜摆摆手,半点不在意,该暗示的方向都说过了,到时候她是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功劳,不至于太显眼。
不用动手假装反复实验后得出结论,不用出头解释自己为什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又能享受到纸张的好处和注意,多好的事。
薛瑜高高兴兴收拾了东西准备出宫去找陈安送新课本,她手抄的那本《齐文千字》早都送去给了陈安,听阿白说邻里邻居的街坊们家里小孩闲暇时也有不少来听课。
再加上十几张散页,几个学生都能分着看一张纸的课本了,算是一大进步。
走到半路,早上被她派去看今天安排的清颜阁活动的魏卫河就迎了上来,“殿下要出宫?有给您的拜帖送到铺中,牛掌柜刚让我来问您如何处置。
” “谁的帖子?”薛瑜有些诧异,清颜阁主要是牛力在打理,就算是她认得的几个人交际也有侍卫们来回传信,怎么会有人传拜帖上门? “说是您的友人,钟无。
” 48.课堂与作坊该有活下来的机会 薛瑜已经许久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乍听之下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谁,蝉生窥她神色不对,立刻站了出来,埋怨魏卫河,“是甚闲人也来寻殿下?” 魏卫河只看着薛瑜,等一个回复。
薛瑜捏了捏眉心,“确是先前认得的。
若是有闲暇,去见见也没什么。
”就是不知道来的到底是方锦湖还是买一送三。
她猜不透方锦湖上门想做什么,但与其纠结,不如先做自己的事,想了想又吩咐道,“蝉生,今日不必跟着我了,卫河带他回去,让流珠收拾一下跟我出宫。
我们在宫门处等她。
” 蝉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低头喏喏应了。
几个侍卫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在薛瑜背后露出暧昧神色。
宫女们少有出宫时候,拿个腰牌也是千难万难,流珠娘子在殿下这里的第一位置,无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