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关灯
小
中
大
没过多久,最后一个孩子写完,陈安点点头,宣布可以回家了。
来旁听的邻坊小孩一个牵一个起身,恭恭敬敬道了谢离开,孤独园孩子们也不再坐着,年纪到了的一个个起来扎起马步,被陈安挨个敲过去,年纪尚小的站在旁边,对陈安开始讲的兵事听得半懂不懂。
“燕山之役……” 薛瑜听了一会,陈安在讲起兵法军事时比教认字严肃许多,但也更有个人风格与灵气,不时点名提问,瞬间课堂从幼儿园变成了高中大学。
薛瑜扫过有的满脸神游、有的听得聚精会神的孩子们,心中清楚,陈安的教法适合有天赋的孩子,但对其他人纯粹是听天书。
讲完兵法,扎马步时间也到了,男孩女孩们三三两两散开结对演练拳脚。
陈安走近,拐杖飞起直取薛瑜,跟着薛瑜的人要挡,被她挥手拦下,向前一步迎了上去。
跟皇帝学了这么多天,总是被压着打,感觉像没有半点提升一样。
上次和侍卫对练被皇帝发现后,也不知背后被嘱咐了什么,侍卫们没一个敢再和薛瑜比试的,薛瑜早就想换个对手对练了。
你来我往之间,两人已是换了两次身位,软鞭飞舞缠住拐杖,陈安看似因腿脚不便要跌倒,却又顺着倒下的方向重重挥出一拳。
薛瑜拍在他手腕上卸力,后退两步,“陈公好身手。
” 陈安咳嗽两声站稳,“三郎身手愈发俊了。
郎君阿耶教得好,兴许这次秋狩三郎还能拿个头名。
” 这种商业互吹薛瑜真不好意思接。
陈安看她一眼,拄着拐杖与她走到阴凉处,慢慢说起他曾见过的那场秋狩,“……当年先太子璟年纪还没你这般大,鲜衣怒马少年郎,军中头狼,第一自是被他收入囊中。
只可惜……天妒英才。
” 薛瑜抿了抿唇。
原主记忆里,还有对那位兄长的印象,当得起一句英才。
只是死在大战中,皇帝痛失爱子,亲自领兵出征,回来后钟皇后郁郁病故,皇帝再也没有踏入后宫,小公主薛玥成了宫里出生的最后一个孩子。
若是太子未死,兴许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
“殿下,帖子上的时间快到了,还去铺子里吗?” 气氛正伤感着,魏卫河出来横插一脚,陈安笑了笑,“三郎有事,不必在这里陪我这个老头子。
” 说都说了,也不能再让魏卫河塞回去,再说留下又有点怪怪的,薛瑜与陈安告别,出了后院。
孤独园前院却已不是刚刚见的悠闲晒太阳的景象,湿漉漉的被单挂在长绳上将院落分割开来,轻飘飘的飞絮和绒毛到处飞舞,薛瑜一时不备,被飞絮钻到鼻子里,狠狠打了个喷嚏。
越过几重被单,薛瑜才看到坐在院中的几个中老年人,旁边一个大簸箕里铺着厚厚一层羽毛,另一个竹筐里放着像是棉絮东西,她留下来的两个侍卫正举着木槌,不时搅动着竹筐和簸箕,将压在底下没有晒到阳光的“棉絮”与羽毛翻到上面。
五大三粗的汉子捏着竹针的姿势有些好笑,尤其是他们膝盖上铺着的一块块布的颜色虽然差不多,但显然使用程度不同,有的深有的浅,看上去像百家衣似的。
“这是在忙什么?”薛瑜问道。
有个老兵抬头,一笑露出缺了半列牙的牙床,“快冬天啦,拆洗拆洗被子,冬日好盖被啊。
三郎这就走啦?火上还煮了饭,吃点再走?” “叔伯们吃吧,我还有事。
”薛瑜谢过好意,走近了看才发觉不对。
那筐里哪里是棉絮,分明是杨花苇花! 她的疑问差点脱口而出,但看着老兵们脸上习以为常的表情,薛瑜把话咽了下去。
走出门外,才问起跟着自己的几人,“现在被子里,都放杨花?” 几人互相看看,陈关站了出来,“宫里和富家应该用的是蚕丝被,好些的多加几层麻布,像我们出去能杀了鸡留下毛或者山里打到皮子更好,不然就都是杨花芦苇。
” “棉花呢?” 陈关挠挠头,“殿下说的绵花是南边的花吗?” “……我知道了。
”连禁军都用的是杨花芦苇被子,棉花看来是要么不存在要么还没有被推广种植。
现代棉花实在太普遍,以至于她根本没意识到其中问题,如今一想许多奇怪的点也得到了解释。
比如,为什么没有棉布。
薛瑜绞尽脑汁回忆着历史上在哪里找到过棉花和棉花图像,一路沉默着走到西市。
侍卫们不知道是哪里惹了三殿下不快,纷纷向流珠投以求助的眼神,流珠对陷入沉思的薛瑜状态有所了解,摇摇头,用口型告诉他们,“在想事情。
”侍卫们这才放心。
到了清颜阁附近,欢笑和热闹人声将薛瑜惊醒,她越过格局大变样的
来旁听的邻坊小孩一个牵一个起身,恭恭敬敬道了谢离开,孤独园孩子们也不再坐着,年纪到了的一个个起来扎起马步,被陈安挨个敲过去,年纪尚小的站在旁边,对陈安开始讲的兵事听得半懂不懂。
“燕山之役……” 薛瑜听了一会,陈安在讲起兵法军事时比教认字严肃许多,但也更有个人风格与灵气,不时点名提问,瞬间课堂从幼儿园变成了高中大学。
薛瑜扫过有的满脸神游、有的听得聚精会神的孩子们,心中清楚,陈安的教法适合有天赋的孩子,但对其他人纯粹是听天书。
讲完兵法,扎马步时间也到了,男孩女孩们三三两两散开结对演练拳脚。
陈安走近,拐杖飞起直取薛瑜,跟着薛瑜的人要挡,被她挥手拦下,向前一步迎了上去。
跟皇帝学了这么多天,总是被压着打,感觉像没有半点提升一样。
上次和侍卫对练被皇帝发现后,也不知背后被嘱咐了什么,侍卫们没一个敢再和薛瑜比试的,薛瑜早就想换个对手对练了。
你来我往之间,两人已是换了两次身位,软鞭飞舞缠住拐杖,陈安看似因腿脚不便要跌倒,却又顺着倒下的方向重重挥出一拳。
薛瑜拍在他手腕上卸力,后退两步,“陈公好身手。
” 陈安咳嗽两声站稳,“三郎身手愈发俊了。
郎君阿耶教得好,兴许这次秋狩三郎还能拿个头名。
” 这种商业互吹薛瑜真不好意思接。
陈安看她一眼,拄着拐杖与她走到阴凉处,慢慢说起他曾见过的那场秋狩,“……当年先太子璟年纪还没你这般大,鲜衣怒马少年郎,军中头狼,第一自是被他收入囊中。
只可惜……天妒英才。
” 薛瑜抿了抿唇。
原主记忆里,还有对那位兄长的印象,当得起一句英才。
只是死在大战中,皇帝痛失爱子,亲自领兵出征,回来后钟皇后郁郁病故,皇帝再也没有踏入后宫,小公主薛玥成了宫里出生的最后一个孩子。
若是太子未死,兴许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
“殿下,帖子上的时间快到了,还去铺子里吗?” 气氛正伤感着,魏卫河出来横插一脚,陈安笑了笑,“三郎有事,不必在这里陪我这个老头子。
” 说都说了,也不能再让魏卫河塞回去,再说留下又有点怪怪的,薛瑜与陈安告别,出了后院。
孤独园前院却已不是刚刚见的悠闲晒太阳的景象,湿漉漉的被单挂在长绳上将院落分割开来,轻飘飘的飞絮和绒毛到处飞舞,薛瑜一时不备,被飞絮钻到鼻子里,狠狠打了个喷嚏。
越过几重被单,薛瑜才看到坐在院中的几个中老年人,旁边一个大簸箕里铺着厚厚一层羽毛,另一个竹筐里放着像是棉絮东西,她留下来的两个侍卫正举着木槌,不时搅动着竹筐和簸箕,将压在底下没有晒到阳光的“棉絮”与羽毛翻到上面。
五大三粗的汉子捏着竹针的姿势有些好笑,尤其是他们膝盖上铺着的一块块布的颜色虽然差不多,但显然使用程度不同,有的深有的浅,看上去像百家衣似的。
“这是在忙什么?”薛瑜问道。
有个老兵抬头,一笑露出缺了半列牙的牙床,“快冬天啦,拆洗拆洗被子,冬日好盖被啊。
三郎这就走啦?火上还煮了饭,吃点再走?” “叔伯们吃吧,我还有事。
”薛瑜谢过好意,走近了看才发觉不对。
那筐里哪里是棉絮,分明是杨花苇花! 她的疑问差点脱口而出,但看着老兵们脸上习以为常的表情,薛瑜把话咽了下去。
走出门外,才问起跟着自己的几人,“现在被子里,都放杨花?” 几人互相看看,陈关站了出来,“宫里和富家应该用的是蚕丝被,好些的多加几层麻布,像我们出去能杀了鸡留下毛或者山里打到皮子更好,不然就都是杨花芦苇。
” “棉花呢?” 陈关挠挠头,“殿下说的绵花是南边的花吗?” “……我知道了。
”连禁军都用的是杨花芦苇被子,棉花看来是要么不存在要么还没有被推广种植。
现代棉花实在太普遍,以至于她根本没意识到其中问题,如今一想许多奇怪的点也得到了解释。
比如,为什么没有棉布。
薛瑜绞尽脑汁回忆着历史上在哪里找到过棉花和棉花图像,一路沉默着走到西市。
侍卫们不知道是哪里惹了三殿下不快,纷纷向流珠投以求助的眼神,流珠对陷入沉思的薛瑜状态有所了解,摇摇头,用口型告诉他们,“在想事情。
”侍卫们这才放心。
到了清颜阁附近,欢笑和热闹人声将薛瑜惊醒,她越过格局大变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