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关灯
    想要嫁给他,也可能是觉得与他志向相投,也可能是尊敬,也可能是相处久了,当做最好的朋友,像亲人一样的朋友。

    而嫁娶……” “和心悦之人共度一生”这句话卡在薛瑜喉咙里,半天说不出来。

     西齐皇室上一位公主下嫁了钟家,东齐覆灭前与世家联姻或是送入胡人部落的公主郡主不计其数,她希望薛玥能够是不同的那个,能够见到不一样的风景,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连皇帝都要在意世家发展,她若是给薛玥描绘了一个理想美好的未来,却做不到,对这个小孩该多残忍? 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下,薛玥等了一会没等到后文,疑惑地仰头望向薛瑜,正在思考怎么回答时,旁边传来一个声音,“若是公主哪日遇见了如意郎君,殿下总得看过才能放心。

    ” 薛瑜回头望去,对上了流珠的眼睛,她先别过了头。

     蝉生气喘吁吁地坐在马背上,脸色青白,“殿、殿下,鸣水县往那边走。

    ” “在前引路。

    ”薛瑜驱马向前。

     行宫离鸣水县还有一段路,顺着山脉起伏修的夯土路多少有些不平,绕过最后一段贴着山脉的路,大片农田展露在眼前。

     古文说阡陌交通,土地平旷,如今看着这样铺开的农田,薛瑜倒有了几分联想。

    三三两两的农夫和妇人在其中赶着牛或是自己背着犁向前,小孩在重新犁开翻地的土地上跳来跳去,捡起里面收割时漏了的谷子。

     此时离日落还早,这时候过去怕会打扰农家翻地,薛瑜只看了一眼,没有停留。

    倒是薛玥看个不停,她在宫中时压根没见过农家劳作,被兄长带出来,看什么都新鲜,“他们在做什么?” “翻地来年好种田。

    ”薛瑜解释道。

     远处有盈盈波光与飞鸟,映在薛玥的眼中,有在田中忙碌的孩子抬头,怔怔地望向这些骑着马的路人,与薛玥对上目光,被吓了一跳,一脚深一脚浅地跑向大人们旁边,“阿耶,阿娘!又要纳粮了,快去找人!” 一行人已经走远了,不曾听到他的喊声。

     鸣水县县城建得离行宫不远,大概走了近十里,土黄色的城墙就已经遥遥在望。

    按照薛瑜的估算,这里应该是距京城最近的一座县城。

    进出城门的百姓数量与京城远远无法相比,薛瑜看到城门时门前就只有守门的兵卒,到了的时候也只有刚从里面出来的两个路人。

     见到他们一行人的衣着打扮,城门卒连身份路引等等全部都没检查,点头哈腰地送他们进门,“贵人们第一次来鸣水吧?想瞧皮子还是想瞧木头,哎呀我们鸣水,别的不多,这两个管够!就是城北那边最近乱了些,免得污了贵人眼,您们在南边转转就是了。

    ” 见过过路介绍推销的,像这样一来就把短处暴露出来的人,薛瑜还真没见过。

    不免对所谓乱的城北生出几分好奇,点头谢过,驾马入城。

     如方嘉泽所说,鸣水县的确没什么特别的。

    一条大街从南走到北,整个县城就看完了。

    城内的屋舍大多也是土墙,砖瓦木房少之又少,整座县城都显得灰扑扑的,要不是县衙门前挂了匾,也勉强有两个柱子撑着,看起来和普通民居没什么不同。

     城内不见酒肆食肆,像平康坊那般去处更是一概没有,集市也不没像京中分了东西两市,就在城中偏北的一处空旷地方搭了棚子,紧挨着大门紧闭的县衙。

    简陋的集市里人们进进出出,不时有背着柴或是猎物的人往外看一眼,指望着能找到更好的主顾,绷紧的黝黑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希望。

     而等有主顾在他们面前停下,一场激烈的关于价格的争论就立刻开始,没多久两边达成一致,钱货两讫,都挂着笑收拾着东西慢慢离开。

    薛瑜注意到这里最多的是用粟米或是麦子以物换物,在京中通行的银钱反倒不常见。

     见薛瑜等人停在集市口张望,很快有人迎了上来,黑脸的汉子身上用皮子做了褡裢绑带,看上去十分精干,仰头望着薛瑜,“贵人们想买什么?山货水产,刚打下来的新鲜,林子里的什么都有!” 他像模像样地作了个揖,见薛瑜没说话,来人想了想,低头又望向薛瑜怀里的薛玥,“像小娘子要是缺玩伴,北面那些人买回去怕是不方便,但买小狗小兔回去还是使得的,就是乖顺性子的少些,得找人教好了再送来。

    或是想玩什么,某能找的一定找来。

    ” 这是误会一行人里以薛玥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