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关灯
    块,站上去亲手拆开风箱,匠人们战战兢兢闭着眼走过来,说话都在发抖,“殿殿殿下我们什么都没看见!” “什么乱七八糟的。

    睁眼!”薛瑜居高临下挨个敲他们脑袋,忽然明白了苏禾远为什么喜欢拿蒲扇拍头,无他,顺手也。

     匠人们睁眼一看,木箱被拆开,里面什么也没有,想象中的精怪鬼神都不存在,他们亲手做出来风箱是什么样,现在木头还是什么样,只有一块小木板上多了一堆鸡毛。

     薛瑜从木块上下来,抱臂闲闲道,“这箱子能吹风,我管它叫风箱。

    画的图让你们装鸡毛你们没装,装不装两种效果都看到了吧?” 63.女郎(二更)眼含秋水,雪肤乌发…… “殿下!殿下请受我一拜!” 兵械坊瞬间变得乱哄哄的,见到了薛瑜连续创造的奇迹,几个匠人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以后殿下再有什么好主意,他们说什么都得听!皮橐他们自己也在用,但就算多了牛马帮忙拉皮橐,风力和速度还是不足,但这风箱就不一样了! 被这边的喊声吓到过来查看情况的学徒们一开门,就被狂喜的匠人们挤到了旁边,匠人们几乎以狂热的神色冲进运作着的工坊,抬手就要拆皮橐,吓得学徒们以为自家老师们得了失心疯,七手八脚去拦,被狠狠骂了一顿。

     “快拆,都别忙活了,都过来拆!” 学徒委屈道,“拆了,我们用什么啊?嘴吹吗?” 忙着拆皮橐的匠人抬手就糊了他后脑勺一巴掌,“当然是装风箱!” 学徒们一脸茫然地跟着师父们,等处理好风道和接口,尚热着的高炉被吹入烈风,火苗猛地窜起,橙红的火光映在每个人的眼中,他们呆呆地看着燃得比过去更快、更旺的火,隐隐感觉到自己正见证一个新时代来临。

     这一天,带着马来兵械坊钉马掌的兵卒们都看到了兵械坊从匠人到学徒一个个好像疯了一样的神色,他们轮换着出来钉马掌,但每个人都心急如焚地想要回去工坊。

    要说匠人喜欢自己的工作,好像也没有,有小兵偷偷跟过去看过,回去了的匠人或是学徒压根不往工坊的铁锤旁边站,反倒一个个抢着去拉一个奇怪的木棍,木棍拉动和推回时,闷闷的呼啸声在工坊中响起,好似传闻里的虎啸龙吟。

     小兵带着看到听到的一切回去,奇怪的消息一传二,二传三,飞快在行宫里传开。

    等到晚上之前被派出去没亲眼所见的陈关回来,在路上和相识的禁军多聊了几句就听说了新鲜出炉的秘闻,薛瑜听到他的询问时,传言已经变成了,“殿下,兵械坊里是不是拿笼子养了只老虎给他们吹风?” 薛瑜正喝的一碗红枣汤全喷了出去。

     传言愈演愈烈,以至于兵械坊匠人们专门出来澄清他们没有抓小老虎干活,是新换的风箱的声音。

     然而想翻进兵械坊看一眼老虎的闲得无聊在山中也没找到老虎的兵卒们,仍然屡禁不止,直到被带队的各个将军联手整治加了训练,才老实了下来。

    但整治完,将军们连着皇帝还是一起去看了“藏老虎的木箱子”。

     他们倒不是为了看老虎,而是为了看什么样的箱子能装得下老虎。

     一场风波过去后,兵械坊的匠人们仍在打着他们的铁,等到发现风箱加快了他们的工作速度,打出来的铁质量也更好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天后。

     兵械坊如薛瑜所愿装上了风箱,她又专门讲解了一下里面构造的原理,重点强调密封木箱和风板处增加鸡毛密封的问题,虽然几个匠人听得半懂不懂,但姜匠还是认真记了下来,尤其在“鸡毛风板”的内容上画了重重一个记号。

     “殿下。

    ”薛瑜处理完这边的事,刚巧蝉生到了兵械坊,“娘娘带人到隆山脚下了,到了的人不少。

    ” “在前引路。

    ” 昨日下了一天的雨,出了行宫栅栏,隆山脚下修建的歇脚亭子到了午后附近还有些潮湿,只临近的石板被擦拭干净铺上锦绣软席,挑高挂起的幔帐将亭子四周围起,却没有全部遮挡住,按时到了的各家贵女依次落座,从里面影影绰绰地露出云鬓花颜的美景。

     林妃今日选了件浅蓝色裙子,层层叠叠的衣摆像水波堆积,隐约的银线织出一缕波光,在内间席中来回走动,与邀请来的年轻女孩们不时交谈,轻笑声传出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