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关灯
    陈关刚出门,迎面撞上提着食盒的林妃一行,收了脸上的笑,上前施礼,“林妃娘娘。

    ” 林妃笑盈盈地看着他,“既给阿瑜做事,快去忙吧。

    ” 守门的魏卫河进来通传时,薛瑜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你说,母妃带着食盒来看我?请她进来。

    ”别是给皇帝送吃的走错路了吧? 她本没指望能说通林妃,只是想恐吓住她,别在背后搞事。

    这次开个小宴,谁知道下次又要干什么,她没工夫整天盯着林妃。

    只听说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林妃让其他人守在外面,独自提着食盒进门,见薛瑜迎上来,唇角的笑意加深,“知道你辛苦,娘给你炖了蹄筋汤补补身子,你不是最爱吃这个了吗?” 被这慈爱的目光注视,薛瑜抽了抽唇角,接过林妃盛好双手递来的汤,“多谢母妃。

    ”她不跟吃的过不去。

    光天化日之下,谅林妃也不敢想毒死她。

     蹄筋软烂,鱼肚嫩滑,柔软的脂肪化在汤里,炖成一锅粘稠的金黄汤汁。

    薛瑜拌完了两碗饭吃,也没吃出什么不对,没憋住,打了个嗝。

     林妃拿帕子为她擦了擦唇角,柔声浅笑,“瞧你,又没人和你抢。

    阿瑜要是喜欢,娘天天给你炖。

    累了吧,要不要娘帮你捏捏?” “……不必了。

    ”这突如其来的亲切,薛瑜真的有些承受不来。

     林妃惊讶地看着她,“我还要指望你,自然希望你好好的。

    ” “最好是。

    ”薛瑜将碗还给她,“很好吃,谢谢。

    ” 林妃拎起空了的食盒,“你这孩子,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对了,你长高了不少,有空过来一趟,我准备好材料量量尺寸,再裁一身衣裳。

    ” 65.麻烦生为大丈夫却无雄心 “既无巴豆,就是我多心了。

    惹了母妃不悦,说到底是我的不是,并非什么光彩事,秦兄若要记医案,还请帮我遮掩一二。

    ” 薛瑜放下挽起的衣袖,语调恳切。

     秦思摇摇头,“心火焦躁,水渴多思,秋日里还是好生补养才是。

    不知公主近日可有不适?”他没开药方,只叮嘱了一句,又问起先前的小病人。

     近日薛玥吃药后不再出现耳鸣发烧,似乎已经康复。

    薛瑜一边说,一边打量他神色,看不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但林妃饮食下药的事情本就是她准备拿来为之后药丸验毒铺路试探的筏子,等明后日看看皇帝的反应,就知道秦思有没有汇报了。

     “那便好,明日臣来为公主请脉,若无异状,便可放心了。

    ” 薛瑜笑道,“我替阿玥先行谢过秦兄。

    既然无事,我便不叨扰了。

    ”她起身欲走,秦思却出声叫住,“我听闻殿下前几日去了鸣水县?” “是,鸣水流民聚集,我为陛下血脉,又为陛下臣子,自当为陛下分忧。

    ”薛瑜说了句套话,“流民体弱,秦兄有何教我?” 秦思取出一卷纸筒,“早年游学,略有所得,希望于殿下有所助益。

    ” 薛瑜打开一看,里面写的内容大多是现代已经知道的“勤洗手、煮开水喝、少吃生食”等等防范疾病注意事项。

    之前流民在棚中聚集,暂时没有好的去处,这些自然也无处谈起,这次过去她就要着手解决流民安置,秦思给她的医学常识科普倒是来得恰到好处,她也不必去想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懂一点医学。

     “多谢。

    ”薛瑜笑笑,“若非秦兄事务繁忙,我倒是想拐了你去诊病。

    ”这是玩笑话。

    秦思作为医令,负责皇帝和受皇帝看重的人的诊治工作,平日里别人生病都是交给其他医师看的,她屡次来找人已经是看在之前的交情份上,再带人去诊治流民,怕是要被看作羞辱于他。

     “若有空暇,定会赴约。

    ” “一言为定。

    那就等你闲下来,我要好好找些学生来听讲。

    ”薛瑜当他在说客套话,顺着说了一句,告辞离去。

     秦思收起脉枕,继续写他的医案总结。

    太医署每次诊脉医治都需要留下记录,有旁的事务更是要汇报上书。

     写完三殿下的脉象和结论,他顿了顿,没有将薛瑜带了湿帕子来查验食物是否有毒的事情写下,只略略提及了一句“因皇三子瑜出鸣水遇流民,赠防病之法”。

    将记下的医案用麻绳扎起放好,他取了另一本医案继续研读。

     说繁忙是真的,不知是否是行宫位置影响,秋狩开始后,薛氏王族几人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性情变化,今天的薛瑜表现也与曾经有所变化,他不能确定这是好的变化还是坏的,只能尽快总结出规律想办法研制新药。

     比起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