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关灯
小
中
大
所谓的新式马车很快到了现场,只看外表完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马车上的标志和御马数量无处不显露着这是一架君主车辇。
而跟在马车背后的牛车就简陋得多,两个轮子和上面一个用大块皮革包裹起来的板子,看上去简直称得上丑陋。
薛瑜对旁边一躬身,“儿感于路途遥远颠簸,携行宫众工匠多日忙碌,终得结果,特向陛下献此车,愿我大齐,未来处处坦途。
请陛下上车。
” 皇帝没什么表情,踏上了车辇。
四周观望的人暗自摇头:既然是皇子献给皇帝的车,大概水平不差,但也高不了。
照三皇子刚刚比武夺魁的样子,就算没什么变化,可能皇帝也不会说什么。
但叫他们来做什么,看他们父子情深吗? 马车缓缓拉动,门前这段路比较特别,新铺后改成了土路-水泥-青石板三节,土路最低矮些,与水泥之间以斜坡相连,坡很短,习惯坐马车出行的人一看就觉得这次皇帝纵容儿子要吃苦头了,这样的短坡上马,颠簸绝难避免。
马车还在土路上前进,速度慢慢加快,薛瑜扫过人群,大多都是不以为意的神色,看了一圈感觉少了谁,一时却没想起来。
速度提升后的马车在即将到达斜坡时仍未减速,被请来的人里有人已经提前感同身受抽了口冷气:照这样的颠法,这要是他的儿子,下车后非让他也尝尝屁股颠成八瓣的味道不可! 上坡只在瞬间,马车车帘是卷起来的,皇帝的神色始终没什么变化,但有人却注意到了皇帝面前摆着的瓷杯。
除了里面的水晃了晃,瓷杯居然没有颠到地上?! 这不可能! 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时,马蹄的声音明显大了起来,然而有一人发觉了瓷杯的问题,对马车上了心,其他还不在意的人被他带着也开始注意到马车和路面的不对,惊讶的声音在人群里此起彼伏。
水泥路面很快过去,马车车轮压在青石板路面上时,已经短暂习惯了水泥路面声音的众人猛然发现,马车在昂贵的青石板路上,车厢的摇晃和杯子里水的反应,似乎与在中间那段路上没什么区别? 家中豪富的人自然不会因此动心,但没那么富裕,却也不想马车驶入自己家中时也要吃路面颠簸苦头的人家,忽然就动了心。
这新的水泥路面,和青石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价值几何? 马车走到尽头调转车头往回走,速度却只降低了一半,车厢里的颠簸靠着瓷杯的反应展现得清清楚楚。
调头重走一遍路,没看清楚之前变化的人这次能够再看一遍,更是对水泥眼红心热。
再找来之前远远旁观过铺路进程的一些无聊纨绔问问,居然真如薛瑜所说,这水泥不用采石搬运,而是如泥巴一样糊在地上,干透了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听他们说就是灰土和河沙加水制成,那能花几个钱? 与看上水泥铺路的人家不同,真正富裕的一批人则打上了马车的主意,光看上坡下坡那一下,就知道此物不同凡响,就算里面仍有颠簸,但马车的速度可没降,两项相加,可谓是新的出行利器。
对他们这些时常要出城巡查产业和回庄园的人来说,马车的速度往往都是跑快后实在过于颠簸的路面限制,有了这样一辆马车,何愁不能往远处去? 皇帝的驾车体验还没结束,就有人派了管事私下寻薛瑜身边的侍女流珠借一步说话了。
“马车尚可。
水泥铺路甚好。
”皇帝下车颔首,说到水泥他意有所指地看了薛瑜一眼,“既然你有此天分,亦有此前擢拔品级一事,便允你兼领将作监少监一职,行宫与京城两处,来去无阻,行宫新设工坊,皆由你统领。
” 将作监少监是从四品,之前的头名奖品也只是升一级,薛瑜这次却是直接升了两级,还占着原本的官职,私下有人算算,这下这位尚未封王立储的皇子,单单是拿的官俸都能比肩四品了。
但即便隆山行宫离京城只有走马一日的距离,皇帝给了她这里作为之后的管辖范围,也是远离了京城。
之前四皇子被禁足,三皇子夺魁,又有着皇帝明显的青眼,不少人就动了新的心思,但现在看来,怎么皇帝还是给了钟家面子? 原本走林妃门路拉关系压根没走通,正犯愁皇帝是不是要拿如今齐国世家之首的钟家开刀,心中惶惶的一部分人则心中大定。
林妃除了外出给儿子送饭,足不出户绝不见人,与之前还组织些小宴的状态截然不同,他们连抱大腿都找不到地方抱,皇帝这样的处置,大概还是更偏向钟家? “谢陛下。
”薛瑜领命。
皇帝带人走了,被各家眼馋得不行的那辆马车也被赶走,看上这两样三皇子拿出来的东西的人蠢蠢欲动,流珠身边等着的管事们越凑越多。
原本以为这就结束,准备来直接向三皇子询问这些东西之后是将作监出产还是如何,就见薛瑜身边的侍卫站了出来,一张娃娃脸笑得讨喜,“水泥和马车都会出售,还请各位稍安勿躁。
来,上水泥板。
” 半截水泥板被抬了上来。
它明显是破损过的,但抬上来被陈关收着力道打了两拳,连裂都没裂。
之前只在意马车,对水泥嗤之以鼻的几家也郑重起来。
他们倒
而跟在马车背后的牛车就简陋得多,两个轮子和上面一个用大块皮革包裹起来的板子,看上去简直称得上丑陋。
薛瑜对旁边一躬身,“儿感于路途遥远颠簸,携行宫众工匠多日忙碌,终得结果,特向陛下献此车,愿我大齐,未来处处坦途。
请陛下上车。
” 皇帝没什么表情,踏上了车辇。
四周观望的人暗自摇头:既然是皇子献给皇帝的车,大概水平不差,但也高不了。
照三皇子刚刚比武夺魁的样子,就算没什么变化,可能皇帝也不会说什么。
但叫他们来做什么,看他们父子情深吗? 马车缓缓拉动,门前这段路比较特别,新铺后改成了土路-水泥-青石板三节,土路最低矮些,与水泥之间以斜坡相连,坡很短,习惯坐马车出行的人一看就觉得这次皇帝纵容儿子要吃苦头了,这样的短坡上马,颠簸绝难避免。
马车还在土路上前进,速度慢慢加快,薛瑜扫过人群,大多都是不以为意的神色,看了一圈感觉少了谁,一时却没想起来。
速度提升后的马车在即将到达斜坡时仍未减速,被请来的人里有人已经提前感同身受抽了口冷气:照这样的颠法,这要是他的儿子,下车后非让他也尝尝屁股颠成八瓣的味道不可! 上坡只在瞬间,马车车帘是卷起来的,皇帝的神色始终没什么变化,但有人却注意到了皇帝面前摆着的瓷杯。
除了里面的水晃了晃,瓷杯居然没有颠到地上?! 这不可能! 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时,马蹄的声音明显大了起来,然而有一人发觉了瓷杯的问题,对马车上了心,其他还不在意的人被他带着也开始注意到马车和路面的不对,惊讶的声音在人群里此起彼伏。
水泥路面很快过去,马车车轮压在青石板路面上时,已经短暂习惯了水泥路面声音的众人猛然发现,马车在昂贵的青石板路上,车厢的摇晃和杯子里水的反应,似乎与在中间那段路上没什么区别? 家中豪富的人自然不会因此动心,但没那么富裕,却也不想马车驶入自己家中时也要吃路面颠簸苦头的人家,忽然就动了心。
这新的水泥路面,和青石差不多,就是不知道价值几何? 马车走到尽头调转车头往回走,速度却只降低了一半,车厢里的颠簸靠着瓷杯的反应展现得清清楚楚。
调头重走一遍路,没看清楚之前变化的人这次能够再看一遍,更是对水泥眼红心热。
再找来之前远远旁观过铺路进程的一些无聊纨绔问问,居然真如薛瑜所说,这水泥不用采石搬运,而是如泥巴一样糊在地上,干透了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听他们说就是灰土和河沙加水制成,那能花几个钱? 与看上水泥铺路的人家不同,真正富裕的一批人则打上了马车的主意,光看上坡下坡那一下,就知道此物不同凡响,就算里面仍有颠簸,但马车的速度可没降,两项相加,可谓是新的出行利器。
对他们这些时常要出城巡查产业和回庄园的人来说,马车的速度往往都是跑快后实在过于颠簸的路面限制,有了这样一辆马车,何愁不能往远处去? 皇帝的驾车体验还没结束,就有人派了管事私下寻薛瑜身边的侍女流珠借一步说话了。
“马车尚可。
水泥铺路甚好。
”皇帝下车颔首,说到水泥他意有所指地看了薛瑜一眼,“既然你有此天分,亦有此前擢拔品级一事,便允你兼领将作监少监一职,行宫与京城两处,来去无阻,行宫新设工坊,皆由你统领。
” 将作监少监是从四品,之前的头名奖品也只是升一级,薛瑜这次却是直接升了两级,还占着原本的官职,私下有人算算,这下这位尚未封王立储的皇子,单单是拿的官俸都能比肩四品了。
但即便隆山行宫离京城只有走马一日的距离,皇帝给了她这里作为之后的管辖范围,也是远离了京城。
之前四皇子被禁足,三皇子夺魁,又有着皇帝明显的青眼,不少人就动了新的心思,但现在看来,怎么皇帝还是给了钟家面子? 原本走林妃门路拉关系压根没走通,正犯愁皇帝是不是要拿如今齐国世家之首的钟家开刀,心中惶惶的一部分人则心中大定。
林妃除了外出给儿子送饭,足不出户绝不见人,与之前还组织些小宴的状态截然不同,他们连抱大腿都找不到地方抱,皇帝这样的处置,大概还是更偏向钟家? “谢陛下。
”薛瑜领命。
皇帝带人走了,被各家眼馋得不行的那辆马车也被赶走,看上这两样三皇子拿出来的东西的人蠢蠢欲动,流珠身边等着的管事们越凑越多。
原本以为这就结束,准备来直接向三皇子询问这些东西之后是将作监出产还是如何,就见薛瑜身边的侍卫站了出来,一张娃娃脸笑得讨喜,“水泥和马车都会出售,还请各位稍安勿躁。
来,上水泥板。
” 半截水泥板被抬了上来。
它明显是破损过的,但抬上来被陈关收着力道打了两拳,连裂都没裂。
之前只在意马车,对水泥嗤之以鼻的几家也郑重起来。
他们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