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关灯
    来的禁军一拍脑袋,“我想起来了,看热闹的时候方大就在那里!他也真做得出!” 禁军无奈道,“你气也是白气,方大就算守白天,也时不时溜出去见人。

    他老子瘫了,他那官不就危险了,快到年底定品,他着急得很呢。

    ” “真不是个东西。

    ” 门外的窃窃语声没有传很远,但里面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仆役们也到了轮换时候,得了方锦湖点头后纷纷赶去休息吃饭等待换班,门内被拎到正好能看到窗外位置的方朔眼角落下一滴泪,方锦湖笑吟吟地看着他哭,语调却是委屈难过,“还没有来。

    ” 95.新工坊鸣水特色行为 “阿玥,快点。

    就快到了。

    ” 清早起来薛瑜做完训练,就拉着也刚刚结束晨训的薛玥一起出了门。

    原本小姑娘还有课,但听说薛瑜要去鸣水,立马找师父告了假,骑着她的小马跟上了队伍。

     一行人里她跑得最慢,倒不是因为稻草速度跟不上,而是薛玥自从学会骑马,就只小跑过几次,真放开速度后她自己先紧张得直攥缰绳。

    被人提醒后骑术也能控制住马,但就是过一会又开始紧张下意识压慢马速。

     “来了。

    ”薛玥夹紧马腹往前跑去,追上了跑在最前面的薛瑜。

     队伍里除了薛瑜兄妹和侍卫统领魏卫河,每个人马上都驮了两个人,连会骑马但是骑术平平的姜匠都带了个学徒在马上,一路挨挤的苦头是吃了,但到达的时间也早,双腿落到地上,总算能歇一口气。

     被顺路带来的学徒们个个颠得够呛,侍卫们倒是立刻牵着马护在了薛瑜身边,他们都没来过这里,没见过山脚下之前的样子,并不知道前面怔住的几人心中卷起了多么猛烈的惊涛骇浪。

     离他们最近的部分是山脚下翻开的田地,中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嫩青色苗圃,再往远处,却是靠着山脚引出的一整片灰色青色交织的平房。

    平房被篱笆环绕,仿佛新生的一个村落,乍看过去,上百号人在里面进出来往,秩序井然,也不失相互之间的亲近。

     看着流民们一个个步入山下竹棚的记忆还很清晰,这会原本的竹棚已经拆了,并入了规划中的厂房住所。

    远远望去,偶尔走到篱笆边缘的人除了瘦弱些,看上去与背着竹筐从别处回来的原本的村民面貌相差已经不大。

     薛瑜在信里看到了江乐山描绘的新工坊的变化,但纸面文字到底没有视觉冲击来得大。

     这段时间虽然发生了不少事,但就算江乐山信里写了厂房搭建进度,水泥配比和使用方法送过来也没几天,印象里昨天鸣水还是之前的棚户模样,今天就成了一整片成规模的工坊。

     薛瑜定义的厂房:有个竹棚已经很好。

    而江乐山做出来的却是水泥房占多数,水泥房和竹棚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 他说“鸣水平静”,薛瑜怎么看着像是要直接快进到水泥高楼现代厂房? 薛玥被惊得有些恍惚,牵着稻草要上马离开,“阿、阿兄,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 同样被惊住的薛瑜回过神,失笑,“我们过去看看。

    ” 走近了看,原本的贫田被照顾得很好,秋季本就少生杂草,看起来麦苗长得都还不错。

    当然,里面大概也有薛瑜嘱咐下去的先育苗再种植的功劳。

     就是不知道系统下次刷出《育种术》是什么时候,自从死亡倒计时结束,所谓的攻略主线完全关闭,薛瑜的非酋之气就卷土重来,最近抽奖眼看着奖品单子一次比一次差,她都懒得继续抽了。

     一行人边走边看,还没走到工坊篱笆外,负责看管和巡逻的一队兵卒就跑了过来,“站住,行宫所辖” “将军且慢!”后面高呼制止了士兵们,为首的百夫长仔细打量了薛瑜几眼,恍然大悟,“臣拜见殿下!” 薛瑜带人过来是通知过这边的吴威和县城江乐山的,不过没有说明具体时间,等到他们走到了篱笆门前,从篱笆内匆匆出来的吴威才迎过来,“殿下!” 他凹陷下去的眼睛如今戴了个怪模怪样的眼罩,看上去倒有几分像海盗船长,“殿下想先看看哪里?县里昨日来了商贾要赁铺子,江县令处理完应该就过来了。

    ” 看来他们相处得还不错,怕薛瑜因为没见到江乐山怪罪,吴威先张口解释上了。

     薛瑜:“上次听县令说,这边来了些小商队,现在就有人要盘铺子了?发展得倒是挺快。

    走吧,先去看看工坊。

    ” 吴威应了一声,在前引路,“以往鸣水挨着行宫,兵太多,城里也没什么歇脚的地方,离京城路又不远,商人来此也不愿停下,大多是和庄园做几笔生意就赶去京城。

    这次我们过来,想着之后还有人要调来,就在城里赁了个大宅住着,最近这边屋子盖得差不多人都搬过来了,宅子空下,来和我们做生意的行脚商干脆谈了住下的事,一来二去,宅子钱没花出去,反倒还赚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