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关灯
    刚刚还说着要去瞧隔壁度支部热闹的工部右侍郎表情僵在了脸上。

     “老余,你们跑这么快作甚?被禁军清道拦了吧?左右都这个点了,下衙也不急这一会。

    我刚回来还要交印销假……” 后面追过来的声音在看清楚对面禁军中心围着的是谁后,话卡在了喉咙里,“殿、殿下?”工部左侍郎身后僵着一群同样结束了行宫之旅前来交接手续的工部官员,方嘉泽拿着父亲的官印,路上被左侍郎不咸不淡地应付着说话,本是生了一肚子的气,却在这一刻与身边人共感,一股被盯上的不妙预感油然而生。

     薛瑜只打量了左侍郎一眼,连后面的方嘉泽都没注意。

    她来之前已经打听过了,工部左右侍郎被方朔一直压着,两人反倒关系不错,如今一看,的确如此。

     “苏侍郎所言不错。

    今日皇城外城暂缓落锁一个时辰,我带了皇命前来,不如商讨出个章程,再各自回府不迟?”薛瑜说是商讨,但她率先进了衙门,其他人对视一眼,只能老老实实跟了上去。

     薛瑜的所谓皇命其实就是之前皇帝写过批复盖章的修路项目,她手上没有详细舆图数据,只能做一个大概的计算,比如一节多宽多厚的路面需要多少人和多少水泥,而要去让各个世家掏钱,这样简单的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就需要工部做一份详细项目花销预算。

     她只拿出来了允许修路的项目批复和水泥路的铺设计划,说服世家的部分并没有摆在两位侍郎面前,细细看了一会,工部右侍郎余庆干咳一声,“这个水泥,若当真如此神奇,修路自是可行。

    但是殿下,下面州郡的水利等等项目的钱,还没和乔尚书谈拢,您毕竟入朝先入了度支部,要不……” 这是开始打太极了。

    薛瑜笑了笑,“钱,不是问题。

    不过两位看这里,毕竟是天子脚下不能随意动工,我打算先修出朱雀街,其他的稍往后放放。

    ” 她的第一句就让两个侍郎酸了一把,听到后面却又忍不住点头。

    钱不够就先修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修缮时常有的手段,没想到这个看上去外行的小殿下,倒有两把刷子,莫不是在度支部盘账看出来的? “这……临近年末,今年的大项目里本就没有修路,只修中央的朱雀街,也没有足够银钱啊。

    ”余庆愁眉苦脸,左侍郎苏合迅速接上,“况且,没几天就要入冬,冬天土硬,修路事倍功半,倒不如今年定下来,开春动工。

    ”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配合倒是很熟练,薛瑜怀疑他们两个顶住方朔也是靠这个。

     她笑吟吟地点了点纸面,“所以,我才要尽快动工。

    明日晚上,我能不能见到费用和详细计划?朱雀街的银钱和材料不必操心,由内帑支出,其他部分的费用,亦不必二位发愁。

    眼看就要年末定品,陛下既已批了修路,二位却卡在这里,有未完成之事,不知会不会影响品级?” 最后一句恰恰说到了两个侍郎心里。

    方朔出事已经过了许多天,该打听的消息也传回来了,一个废人,一个多余的侍郎代领尚书职,调去闲职荣养简直是可以预想到的未来,如此一来,空下的尚书之位谁不眼馋?而如果没有大成绩,年末的定品就会是尚书候选的比拼。

     团结的联盟顿时消散,“臣领命!”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应下来,两只手按在了薛瑜递过去的纸上,余苏二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兴奋。

     “那就拜托二位了。

    ” 薛瑜含笑出门,看着工部衙门内点亮的烛火和被派出去叫人回城的小厮与杂役们,可以想见,工部将迎来一个不眠之夜。

     99.新衙门(二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作为度支部在编人员与新上任将作少监,薛瑜回到京城也是需要去衙门里做记录的,度支部栽种的银杏叶子已经全部黄了,看上去多了几分深浓秋意。

    韩北甫刚刚从里面出来,一副打了卡要趁还没有安排工作赶紧跑路的样子,迎面撞上薛瑜。

     “……殿下,吃果脯吗?” 韩北甫习惯性贿赂讨好,薛瑜瞥他一眼,“第一天回来就不好好努力做事,你还想着别人会高看你?” 薛瑜越过他进了门,韩北甫的笑僵在脸上,等到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盘账,才隐约升起一个念头。

     等等,他不是要回家吃饭吗,怎么又开始干活了? 搬运着新一批卷宗的青衣胥吏从韩北甫身边走过,哐当放下一筐,很快,韩北甫就顾不上思考别的问题了。

     薛瑜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很快就没再在意韩北甫,她看着与侍郎说完话的乔尚书,拱手施礼。

    为了不影响屋中还在盘账的众人,乔尚书出门才笑道,“与殿下一别多日,甚是挂念,好在殿下吉人天相,平安回来了,不然我的谢可不知道该找谁去说了。

    ” “尚书是不是,胖了?心宽体胖,看来最近度支部进展不错?”薛瑜与他往外走了几步,停在银杏树下,正好能看到里面各人的动作,也不会让旁人听到两人的对话。

     乔尚书闻言扶了扶腰带,“哪里,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