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关灯
    总有些细节暴露出了他真实的想法。

    就比如,他抛弃的方姓,选择的钟姓。

     那么,他还能这样无聊演戏,应当就不是什么大事。

     “方侍郎救我一命,陛下也是允了太医署好生看顾的。

    既然你来请太医,我便帮你去问问今日何人当值。

    ” 薛瑜后退后,方锦湖也善解人意地后退了一步,放下帷帽纱幔隔绝所有视线。

    跟着薛瑜出门的侍卫们互相使着眼色,魏卫河脸上也有几分怜惜不忍。

     “多谢殿下,臣女在外候着,马车就在那里。

    ”方锦湖轻声细语,处处透着大家闺秀的矜持与端庄。

    薛瑜沉着脸点点头,大步流星离开,走过外城墙才顿住一下,“魏卫河,去守着马车。

    ” “算了,不必去了。

    ”魏卫河才抬步转身,薛瑜又出声阻止。

    她倒不是想保护方锦湖,也不是想放任他,她的大脑在快速运转,猜测着这个人到底来做什么。

     只为请太医,大可不必这样作态。

     薛瑜以前从不知道从外城墙到太医署门前的路这般近,太医署的门房对她已经记得很熟了,踏进大门不但没有人阻拦,反倒门房一溜烟地跑去叫秦思。

     “殿下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了?” 两人照面皆是一怔。

    两个问题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薛瑜上次见秦思还是在皇帝头痛病发作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原本是太医署里最年轻的一个,看上去就能感觉到属于年轻人的勃勃生机,刚刚从医师升任医正的意气风发仿佛就在昨天。

     但如今他眉间已经有了深深纹路,最擅长保养健康的太医却露着疲态,身边堆着半人高的卷宗,碎纸屑洒在地上,不知道束了几天没有解散过的长发乱糟糟顶在头上,连几案和他的衣袖上都是不知名的药渍或是墨痕。

     若说她之前见到的熬了通宵的工部中年人像鬼一样,秦思就好像沙漠里跋涉了千里在死亡边缘徘徊着的旅人,无望的沉重痛苦压迫着他,让他难以喘息,又抱着一个希望在苦苦挣扎。

     秦思没有说有关自己的状态一个字,无奈地捏了捏眉心,卷起衣袖,长出一口气,“是臣失态。

    殿下病了,还是公主吃药有了什么反应?稍等,臣去取脉枕,这里有些乱了,殿下可以先在臣的位置上歇息。

    ”他几乎是见到薛瑜的瞬间就开始做出诊的准备,就好像只要她开口,他就会去。

     他也的确一直是这样做的。

     薛瑜在走近看清医案上写的症状的一瞬间,就明白了秦思怀抱着的希望是什么。

    困扰了东齐末代皇室与西齐皇室这么多年的病症,并不是简单的找到一个书里写的名叫秦思的医者就会迎刃而解,他也会痛苦迷茫,折戟沉沙。

     他能够在皇帝发病时站在皇帝寝宫里决定皇帝的药方,就说明他已经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看上一位医令这么多年进展缓慢搞七搞八而皇帝还没动他就知道了,在这件事上,皇帝并不是没有理智强行要人几天解决问题的暴君。

    秦思这个样子,以薛瑜对他的了解,可能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逼自己。

     薛瑜按住他的肩膀,制止秦思下意识的忙碌,他疑惑地抬头望过来。

     “你该好好休息一下。

    ”薛瑜不容反驳道,“今天太医署当值的医正是哪位,方侍郎之女托我来请太医问诊。

    我和小五都还好,不需要麻烦你出诊。

    ” 秦思使用过度的疲惫双眼感到一阵难言的酸涩,他眨了眨眼,笑了,“殿下于我知遇之恩,既然是殿下的救命恩人来请医者,自然该我去的,何来麻烦一说?” 薛瑜也笑了,一直不断思考的大脑停了一会,“以后麻烦你的时候还多着,何必急于一时。

    不管忙什么,总要休息好才能清醒思考。

    ” “好。

    ”秦思应诺,起身往外走,跨过门槛时晃了晃,险些没站稳。

     太医署零星还要值夜尚未下衙离开的太医见到秦思出来,都是一幅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的表情,“医令出来了!” 薛瑜拉住一个有些眼熟应该是秋狩去了行宫的医师,“秦医令这个样子多久了?” 医师耸耸肩,“回来前几天就已经足不出户,回来路上也是守在车上,下车直接进了署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