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关灯
    其他人玩得不亦乐乎,正比拼着看山上细节,一位有些眼生的将军靠过来,“殿下,此物能否装到□□上?” 薛瑜一顿,这也是她在研究的事情。

     限制弓的因素大多是射程,限制弩的因素则是准确度,除了天赋极佳天生就有好眼力的神射手,很难看清太远的地方,以至于弩越来越往重型、大型演变,她在将作监看到的东齐覆灭前后的“万钧弩”就是其中翘楚。

     就算到近代炸膛率也居高不下的枪械在炼铁工艺达到之前她是不打算搞出来谋杀自己人的,靠望远镜与弩机的组合,理论上也能达到千里外取敌首级的类似狙击枪效果,只是因为试验还没成功,就没有拿出来和皇帝说,没想到会这时候就被第一次碰望远镜的将军察觉了这个用法。

     “现在还不行。

    ”薛瑜摇摇头,“如果要组合使用,只能先借镜瞄准,再挪开发射。

    ” □□的反震已经碎了好几片镜片了,全靠水晶磨镜替换,成本就太高了,基本上是发射一次碎一次。

    加上瞄准镜的位置偏移,需要从望山瞄准三点一线发射变为先依靠望远镜定位、再估算偏移角度发射,具体的数据还得靠一次次试验收集,她来行宫也是有就近取材的想法在。

     “这样啊……”旁边竖着耳朵听的几位将军都遗憾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后面一个看着年纪最大的中年人,“那就得看你了。

    到时候给我们操练出一支千里弩兵,那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他们都是年少时在军营中一起长大的同袍,说起话来也不拘束,开了几句玩笑,把两个望远镜揣进怀里藏了起来。

    将军们都不是菜鸟,对千里望的重要性心中有数,“此物,吾辈以性命相保,镜在人在,人亡镜亡。

    ” “若有万一,无法带走,请务必毁镜。

    ”薛瑜没有说什么要保重的话,战争的残酷性,常年驻守边关的将军们比她清楚得多。

     箭楼上重新换上了守门的弓箭手,薛瑜拎着空箱子跟在后面,新得了军械的将军们告别后各自散开,伍明等了等她,“明日我就要带军回防,此去山长水远,望殿下多保重才是。

    若有机会,来日请殿下来看西南繁花。

    ” 薛瑜与他打过几次交道,清楚在粗豪面孔下是一颗粗中有细的心肠,肯在临走前说这样一番话,已经算是一种表态,隐晦地告诉她西南的计划他已经知道,并且会执行。

    她笑了笑,“我听闻西南气候湿热,正好新得了花种,让行商的下属前去试试种植,将军到时随意差遣就是。

    ” 两人心照不宣地笑起来,伍明拉过旁边一直不太说话的面相老成中年人,“殿下应当还不曾见过他,今年换来行宫隆山军营练兵的营官,原来管的是东北边,见了不少流民,你们俩应该有许多话聊。

    乔二就是跟他回来的,不过那小子也待不了多久,再过一阵子,行宫就只剩下新兵蛋子了。

    ” 伍明简单介绍了一下行宫军营,与薛瑜认知里各个将军当地招兵各自训练不同,每年招兵或是招安从军的游侠都会被集中到隆山,用已经在边关待了许久的回防老兵带着训练。

    培养出最初的习惯后,老兵休整离开,新兵跟着禁军们训练完成后,再分别送回招兵的边关报道。

     始终保持一定兵卒数量的隆山行宫军营既是一座军校,又是最靠近京城的一处屯兵场所,让人完全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中年人抱拳行礼,有些显老的面容露出热情的光,几步上前,“臣庄骁拜见殿下。

    殿下所为种种,臣早已听闻,今日一见,方知英雄出少年也。

    天色已晚,殿下若不嫌弃,不如留在营中用膳后再赶路回行宫?刚打回来的鹿肉,加了半扇羊,炖出来香得很,殿下尝尝?” 突如其来的热情让薛瑜卡了一下,没来得及拒绝,就被庄骁半拉半哄得带去了吃饭的地方。

    端着碗或是举着饼子的人大多数正往外走,就显得刚到的一批人格外显眼。

    几个将军相当亲民地排在队伍后面,没见到的将军据说是回营商量事情,由亲卫来这边排队打饭。

     往外走的不少人都在议论着晚上的背书,薛瑜听了一耳朵,熟悉的字句让她脸上发烫:他们背的句子,是她的《齐文千字》例句。

    看这样子,皇帝不仅是把这本识字手册拿来开蒙认字了,还顺便把考试制度在军营里铺开了。

    士兵们讨论背书时的愁眉苦脸模样,多像上学时背课文的小伙伴们。

     走了一下神,薛瑜就被带着站到了打饭的队伍后面。

    来都来了,再纠结什么吃饭的事就有点小气了,好在队伍不长,薛瑜很快排到前面。

    粮食搭配是粗面饼配肉汤米糊,一点冬日罕见的野菜碎就是唯一的绿色,她先咬了一口面饼,麸皮咽下去的时候存在感奇强无比。

     ……薛琅居然现在还没闹着要回家? 为了不辜负好意,也不浪费粮食,薛瑜一本正经地表示自己路上吃过,肉汤就留着将士们喝吧,没有拿碗舀汤。

    旁边庄骁把饼撕开泡进碗里,三两口吃完追了上来,“殿下觉得怎么样?” “什么?”薛瑜愣了一下。

     庄骁也愣住了,往后指了指排队的队伍,“那不是您让人做的三轮车吗?殿下仁厚,为我们考虑得无微不至,行宫兵械坊刚送来的车还有点不稳当,改了两次现在用起来相当省力……” 后面他说了什么,薛瑜没再注意听,回头仔细一看,装着空桶慢悠悠往回走的伙头兵们一个人在前骑车,其他人走在旁边,虽然车的形状奇怪了点,但大体的行动还能看出三轮车的模样。

     薛瑜仔细回忆了一遍,确定自己当初留的任务是自行车没错。

     这么大个三轮车,总不能是自行车进化出来的吧? 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