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关灯
    一直埋头在行宫和工坊两点一线行动,除了锻炼,日常不是画图就是做实验的薛瑜难得感受到几分松快,像每个出来玩的孩子那样,不肯听从陈关等人劝告,骑着照夜白任它撒欢似的跑。

     冷是真冷,畅快也是真畅快。

     换上了弹簧马车,一行人速度飞快,能在工坊里打铁的匠人就算年纪大了身体也倍儿棒,没有一个被摇晃的车厢击倒,到了夜幕四合的时候,远远就能听到青南郡铁官坊那昼夜不歇的开凿和打铁声。

     白烟和火光笼罩着山脚下的作坊,它的光芒照亮了还在从幽暗无比的山洞中推着小车出来的一部分矿工身影,和庞大的高山相比,不论是有水泥工坊几倍大的铁官坊还是矿工们,都显得极为渺小。

     离近了看,才能发现作坊的侧面不是暗影,而是一口深坑。

    之前以为是山体阴影的部分,不是山,而是铁官坊的一部分。

    矿工们推着小车从深坑底部连接着高山的山洞出来,像勤勤恳恳的蚂蚁一样运送着开采出的矿石,深坑边缘开凿过的痕迹被保留了下来,或许许多年前,坑还不像如今这样大,这里也不是坑,而是像山洞一样的矿场。

     薛瑜见过高楼大厦,也见过机械构造的金属巨兽,但在深深夜色里,铁官坊高耸的高炉与烟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靠着山峰让人想起神话里动辄拔山填海的神明。

     很难想象在缺少工具的时候,人是如何建设的长城,如何建设起这般几层楼高的大烟囱和浑圆的高炉,薛瑜仰头望着前方,迟迟推进不了的烦躁感被居高临下俯视着她的高炉的影子挤压出身体。

     看到古老的铁器工坊,认知到自己渺小的同时,她意识到了自己心态的变化。

    是她不知不觉,在一次次计算里、在一次次工坊传回来的夸耀声中、在一次次顺利达成的设计之中,变得太过急切了。

     以天地为洪炉,锻造化之奇功,机械和建设本就是夺天之力。

     先辈们只靠双手将科技推进到了现代的奇妙未来,她只是算些数据就烦躁了?那未免太轻浮了些。

     看着高耸的铁炉,她想起最初选择了工科的原因,只有建设本身拥有的魅力,令人看着一座座建筑和机械就足够目眩神迷无法自拔。

    与理论中探索世界尽头的魅力不同,工科的美展示于它的成品之上。

     看着人使用这些工具,或是在这些工具之上达成新的成就,不论是使用者还是设计者,都会感到别样的满足。

    看着一座房屋或一种新的机械完成,听着人们对完成后的物给予的肯定,获得感充盈在心中,是什么也比不了的快乐。

     她想推进齐国的各种建设本身,不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吗? 薛瑜深吸一口气,不再急着进铁官坊查看风箱,反倒压着马速等待着后面的队伍,站在深坑前,以全新的视角打量这座铁官坊。

     “真美啊。

    ” 下深坑的路不能完全靠马车走,那样就太颠簸危险了些,几个匠人跳下马车,站在薛瑜身边听到一声叹息。

     往常他们接不上薛瑜的话,都在认真记录每一句指点或是奇思妙想的改变,这次他们点点头,“是啊,真美。

    ” 钢铁熔炉的铁与火的魅力,令他们同样呼吸急促。

     “殿下,现在去看风箱吗?” 询问声里,薛瑜摇了摇头,“不必说出我的身份,当我是来观摩铁官坊的学徒就好。

    风箱如何调试,还得你们来做。

    ” 128.冶铁术(三更)1k营养液加更…… 铁官坊的冶炼炉高低各有不同,统一的是吞噬铁矿石流淌出铁水的过程,新换上不久的风箱只给其中一个换上了,在穿着单衣的众多铁匠之中,如今坊中唯一一个停工的高炉,与风箱放在一起,竟有几分可怜。

     薛瑜观察着古老的高炉,旁边铁官坊来迎接的几人引着匠人们上前,对这次行宫兵械坊出行居然配备了这么多侍卫有些诧异,但忍住了没有提出疑问。

     作为第一批用上风箱的人,这个世界上最熟悉风箱的大概就是兵械坊的匠人们了,他们爬上爬下检查了一遍风箱,有些奇怪,“风箱并没有问题?” 铁官坊来迎接的人抹了把汗,“您再看看?这事情实在是奇怪,我们试了几次,明明像上面传话的人说的那样,加快速度,我们这个炉安上去,反倒是出铁变慢了。

    这、这不就是大问题了吗?” 兵械坊的匠人们也明白过来,换了新东西反倒拖了后腿,难怪青南郡语焉不详只说使用不畅催促着他们来人调试。

    要不是青南郡铁官坊谨慎,只先换上了一个风箱,没准现在都被迫停工了。

    好在青南郡铁官坊与鸣水工坊和行宫兵械坊都有些交情,不然没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