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关灯
    薛瑜托住她的背,“这么早下课,是要去找你的朋友们玩蹴鞠?” 将蹴鞠球交给薛玥时她只打算当做一个游戏,没想到薛玥带着球和军勋贵族家小伙伴玩耍,让其他人学了去,和世家之间的矛盾被下一代放在了球场上,两拨人越踢越有劲,几乎成了京城一道风景。

     起初找到的那块西城平平无奇空地经过连番修缮,被那处由于位置限制空置土地已久的主人发现了商机,变成了一座建起观赏高台的蹴鞠场,少年人们在里面摸爬滚打,尽情挥洒汗水。

     被一口叫破的薛玥有些心虚,抱住薛瑜过了一会,没等到下文才抬起头,期期艾艾道,“就、就玩一会。

    ” 她带着的队伍起初就是她的同门们,天然女孩子多,在场上没少被说因为她选了太多女孩做队友所以不行,关于她太凶会让兄长不喜欢的议论声更是始终不绝,但她一直没有改变这一点,更是为了兄长到底会不会在知道她凶巴巴后讨厌她和那群讨厌的男孩打过架。

     现在,兄长知道了她的蹴鞠队,会说什么呢? “注意点,受伤了记得上药。

    ”薛瑜揉了揉她的头发,“去吧。

    ” 薛玥懵懵地往前走了两步,回头看见兄长在笑。

     薛瑜将去旁观蹴鞠赛记上日程,换了身衣裳就去匆匆觐见皇帝。

     宝德殿外,薛勇仍是不怕冷地披着一身铁甲,看不出下面穿了没有穿皮毛厚衣裳,他主动与薛瑜打了个招呼,热情得让薛瑜有些不适应。

    殿内陈设与她离开时差不多,暖烘烘的温度让在外面冻僵了的四肢舒展开来,薛瑜上前两步施礼,“陛下,儿有要事启奏。

    ” 皇帝撂下笔,语气不善,“不如,先说说看为何你想到铁器,就想铸锅?” 薛瑜:? 130.铁锅(二更)锅之大,啥都炖的下…… 面对常修带人扛上来的一口大锅,薛瑜还真没办法违心的说一句她没提过铸锅的事。

     与后世的铁锅不同,这口锅银闪闪的,更像是不锈钢的材质,部分位置还带着捶打过后留下的花纹,巨大的体积让它脱离了正常装饰的范畴,看上去仿佛是一件精美而庄严的礼器。

     别的不说,起码祭祀时的三牲全部炖里面是放得下的。

     这么大一口锅,岂不正好是“锅之大,啥都炖的下”?她已经控制不住开始分泌口水了,铁锅煎炸炖煮炒,能做多少美食啊。

     皇帝自然发现了她小心吞咽口水的的动作,哼了一声,“莫非,朕缺这一口锅?” 您还真缺这口锅。

     按照后世美食家的说法,铁锅炒菜的锅气是别的材质无法比拟的,虽然来了这么久,粗茶淡饭和精心炖汤加甜品薛瑜都吃过,但不妨碍她怀念铁锅。

    也正是这个念头让她在和铁匠聊天的时候顺口说起,要是有一天铁的产量能足够供应兵器,兴许还能有机会尝尝铁锅做饭是什么味道。

     铁官坊出产的兵甲等等边角料或是淘汰了的部分,才会转向民用,只能说细水长流,让民间也有了铁器,但用大块铁来做锅用以饮食还是太奢侈了些。

     但,改良后的灌钢法是铁匠在薛瑜建议下总结梳理而成,他简直将薛瑜的话奉为了经籍圣人所言,一个折扣都不肯打,硬是拿出自己的所有钱财和体面,让青南郡铁官坊向上献礼的内容里除了剑加上了一口大锅。

     有技术的人,要求也不算太过分,况且东西是献给皇帝的,旁人劝了几次没劝动也就算了。

    毕竟,铁匠执拗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连新钢的名字都拒绝用自己或是铁官坊的铁官命名,一定要叫做玉钢。

     玉者,瑜也。

     铁匠的一腔热忱薛瑜暂时还没感觉到,只觉得新钢的名字有些奇怪,她正在掏空心思思考如何劝说皇帝留下这口锅,哪怕先做一顿饭吃呢。

     “……此锅不同彼锅,饮食不必炖煮,菜肴也不必多耗木柴。

    ”皇帝向来不是享受之君,薛瑜的劝说也是从锅的更新换代可以省钱的歪理入手,“况且,此锅已献上,若不利用一二便打回,岂不是伤了爱戴君主的匠人的心?” 皇帝瞟她一眼,“口腹之欲甚重,只此一次,朕体民意而为,用毕归还铁官坊重铸。

    ” 骂就骂吧,薛瑜都习惯了,只要答应了就行。

    一队人扛着锅出去,准备按吩咐去做顿饭,被调来的光禄寺的人有些发愁,不明白不炖煮的吃食,分明还不熟该如何入口。

     薛瑜看着锅长了腿跑了,有心跟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