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关灯
    瑜暂时没有吃猪肉的打算。

    但就算没有餐桌好伙伴猪,一道道勾人口水的菜还是成功出锅,被侍卫们举着烧了炭火的食盒送进了宝德殿。

     皇帝用膳时间向来是固定的,由于这次不需要太多炖煮的菜色,饶是只有一口锅需要不停涮洗才能炒下一道菜,还是被薛瑜安排着提前了半个时辰送到,跟在后面的薛瑜疑似听到了肚子咕噜的声音。

     她笑容不改,“陛下,今日演武场试验辛苦,定耗费了您不少体力,早些用膳如何?” 皇帝沉吟了片刻,批完手上一本奏折,才点了点头,“你也留下。

    ” 不用他说,这次送来的菜都是双人份。

     两人两个几案对坐,起初薛瑜还想看看皇帝如何被重油脂高热量的菜色征服,后来她自己也停不下来了,埋头苦吃。

     酒足饭饱,薛瑜听见皇帝严肃的声音,“铁锅这般大,正好今年宫宴用上,犒赏诸公卿。

    等年后再送回去重铸吧。

    ” 薛瑜顿了一下。

     您确定是犒赏,而不是给人吃一顿吊起馋虫就跑气死他们? 话说回来,进腊月后做饭次数绝少不了,等一个多月过去,一个散发着饭味的玉钢锅送回青南郡铁官坊,真的会被改进技术后铁量充实的铁官坊重铸,而不是留下自己炒菜吃吗? 但她没有拆穿,默默把鸣水县客栈可以找铁官坊订购普通铁锅拿来炒菜,作为特色来年开春继续薅路过客商羊毛记上日程。

     大锅可以没有,小锅炒菜还是要留下的。

     131.僧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直到看到听闻她回来了,期期艾艾带着炖汤上门的林妃,薛瑜才终于想起她忘了什么。

     本是不该的,毕竟方锦湖的危险性她很清楚,却在不知不觉中真当做他是像阿白阿蒲等人一样派出去做事,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能有一次消息。

     薛瑜忽略掉一点异样感,一本正经地对提了几句新来的女史什么时候来拜见的林妃表示,方锦湖身为女史被派出去做事。

     回答很不走心,但林妃如今也并不敢深问,能顶着被怀疑的风险多问两句方锦湖的近况,已经是她仅剩的勇气了。

    她身上穿的衣裳是当季的新衣,但艳丽的颜色也挡不住眼角生出的细纹和眼神里的暮气,看着愈发显出老态的林妃撑着笑脸离开,陈关不禁摇了摇头,暗叹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应付走了林妃,薛瑜扭头询问陈关陈道人等人如何了。

     陈关迅速收敛了心神。

    虽然不清楚身上似乎有许多秘密的方女史究竟去了哪里,但陈关明白有些事能八卦,有些事却是自己不该问的。

    关于情报的更新汇报其实每天都在做,但也不妨碍他重新整理一遍再做一次汇报。

     “上次接到消息是与简家道人一同外出做法事,距今已有半月。

    传信内容是与道人们相谈甚欢,尚未发现不对。

    此后再不曾外出,其他简家道人出行也未带他们。

    ” “……”薛瑜听着满心无语,佛道一起做法事,真是走在时尚前沿东西结合,也不知方锦湖教他的人忽悠了些什么。

     陈关顿了顿,补充道,“简家家主一直深居简出,与道人们修习黄老之道,不曾有外出踪迹。

    简侍郎自被勒令回家养伤,入冬后便带人回了庄子,向外散的消息是回庄子上养伤更舒心。

    此言由于京城修路,被不少人认同,但对比来看,今年这个时候回庄子上的士族数量少了约三分之一。

    其他简家子弟尚在京中做事,不曾懈怠或与旁人接触,最被器重的管事也在守着修路的事,没有异动。

    ” 有一个贴心的情报头子处理消息,许多事情不需要发问,就能得到一个答案。

    薛瑜点了点桌面,沉思起来。

     表面上看,侍郎简淳由于水晶佩着火受伤回家养伤,对每年冬夏都会回庄子上享受人生的士族们来说并不出奇,但想到他回家养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水晶镜片失窃,没有抓住更多的把柄,只能变相惩罚,跑回庄子上未尝不是回去避风头。

     如今简家庄子上简家推到台面上的掌权者都在,在外面的不过是些阿猫阿狗小人物,很难让人不怀疑他们在密谋什么。

    而简家道观外出次数没有多少变化,明明“相谈甚欢”的僧人,却半个多月没有一起出来做法事,总不能是方锦湖等人失陷,阴沟翻船了吧? “钟二回来了没有?”薛瑜问道。

     陈关:“钟家铺子已经许久不曾见到他,但钟家伙计与其他人只当是冬季惯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