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关灯
    “……若野有蔗,益州或可为东南也。

    ” 就在他们的东南方,甘蔗饧作为豪富的象征,和盐一起成为了上层宴饮的快乐源泉,东南依靠边缘处的丘陵和山林种出了甘蔗,没道理气候更好的西南没有,没道理益州做不到。

     一直在益州原本发展范围内打转的韩北甫眼睛亮了,购买楚国蔗苗或是寻找野生甘蔗的安排提上了日程。

    他还没看那本书,就被阿白吓了一跳,脸腾的红了,“这这这,嫁衣怎么能给我?!” 阿白意识到自己说话让人误会了,连忙解释,“是我们买下的人拿到的布料。

    这不是麻布,而是山中纺织的白叠子布。

    他们没有织机,纺布加上染色,几年也就出一匹。

    可白叠子花要是运下山,代替葛麻放进织机,白叠子布就能代替麻布。

    ” 原本他也是不知道被那样慎重托付的白叠子花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直到他在行商的山沟里救下了两个被丢进山里喂狼的年轻妇人。

     带着妇人回寨子才知道,她们就是寨中的人,娘死后始终无法怀孕的两个女孩家里恰好都出了小意外,就被当做了不祥之人,拿去祭山了。

    商队作为外乡人不信这个也就算了,寨中族老未尝没有让他们带走失去了家中依靠的女孩的意思,离开时妇人们只带走了两身嫁衣。

    阿白要做商队头领,对各种商品都是了解过的,迅速发现了嫁衣布料与他之前见过的不同,问起后族老也没在意,让他们去看了种着白叠子的地方。

     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阿白却一眼认出了这个东西。

     这次进山走的路远,有些地方车进不去,只能靠人背着背篓进去,要不是有之前认得的寨子领路,没准他们在山里困个十几年也出不来。

     西南多山多林,但开垦出来能种植的农田少之又少,比起种粮,更适合种果子和其他昂贵的东西。

    山中少铁,隐户在山里的铸造和器械几乎还停在百年前,外围彪悍的山民引路,让不常出来交易的隐户们面对山外的花花世界挑晕了眼,阿白将可能再次来交易的消息留下,带着一株白叠子花苗,和两个自己织过布、种过白叠子花的女人。

     韩北甫理顺了思路,搓了搓手中的布料。

    作为曾经的纨绔,自然能感觉出白叠子布的柔软舒适,应该会获得许多人的喜欢。

    比起种植鲜花,成片种植白叠子可以说是让益州郡本就不多的田地雪上加霜。

    但……一种新布料、一种比细麻柔软的可以卖上价的新布料,就是另一回事了。

     “去传我的话,查查哪里有织布机。

    ”韩北甫站不起来,只能翻来覆去看着这个染成灰黑色的布块,脑袋飞快运转着询问阿白,在山中寨子里白叠子能够种多少、能不能买到种子,让人到山下来种。

     阿白摇摇头,“这件事我得写信询问殿下才行。

    但我带下来了秋天他们存下来没太处理的白叠子花团,太守可以先让人试试织布。

    ” “好好好。

    ”韩北甫的思绪已经飞了,楚国有各种绸缎,蜀地有蜀锦,麻布葛布卖不上价,要是白叠子成功,从此他益州就有“益州布”了! 有一个勤勉做事的主官,官衙的运转速度飞快,很快运来了织布机。

    韩北甫刚扶着人要走,就被阿白提醒,“太守,还有书。

    ” “哦哦对。

    ”韩北甫把用麻线简单穿起来的书拿起来,《民医要略》几个字映入眼帘。

    他怔了一瞬,比拿起书的速度更快地翻开了书页。

     与正经的书名不同,里面的内容简洁明了,用小字在各种图画旁备注了救治方法,只要认得一百个字,基本就能连蒙带猜看图学会。

     书很薄,加上常用药草的部分,也不过半刻钟就能看完,翻到最后,韩北甫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薛瑜在序文里说,这本书“用于常见病急救和医者速成,但各地常见疾病不同,可商讨增补修改”。

     这才是信里刚刚说的所谓“因地制宜”。

     西南也缺少医生,村寨里的巫医是寨子里最受人尊敬的存在,每年受不了这里的气候或者受毒虫毒蛇侵害死亡的兵卒人数更是个可怕的数字。

    韩北甫的心砰砰直跳,要是能培养出一批医生,进山救人,只要得到认可,摸排村寨情况的困难就要小很多,让山民们别再对着干也会轻松许多。

     韩北甫狠狠抱了一下阿白,“殿下可真是我的及时雨!你们回信前记得叫我!” 除夕当日,益州太守府飞快运转起来,下一次进山的商队中不仅有原本的人,还带上了招来的游医和两本薄薄的书,一本是《民医要略》,一本是《齐文千字》。

     《民医要略》的内容在走过一座座山寨后以奇怪的速度增长着,许多年都避守山中不与外界乃至同样的寨子交流的西南山寨,被商队串了起来。

     山间少外人,西南山林间自然馈赠的宝库,在他们面前缓缓打开。

    一代代沉默传承的巫医,是寨子里最受尊敬、也懂得知识最多的人,他们不仅印证了中原人的药草有用,还添了西南山中能起到同样作用的药草,这个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