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关灯
    “叫田芃吧。

    草木茂盛,蓬勃生长。

    ”薛瑜只当没听见他说的“女孩”二字,定下了这个名字。

     直到薛瑜离开,抱着孩子的小田还在发愣,他的上级走过来拍醒他,“愣什么呢?大晚上的,别把孩子冻着了。

    ” 小田挠挠脑袋,“您说,殿下这是喜欢这孩子,还是不喜欢?” 说喜欢吧,一个指头都没碰,最近也只站在两步远看了看。

    说不喜欢吧,又给向来是随便起些大妞二丫花儿草儿名字的女孩起了个正经名字。

     水泥工坊负责人瞪了他一眼,“喜不喜欢,还不都是你的丫头?” 同样的疑问出现在了吴威口中,他与江乐山一同陪着薛瑜走出了鸣水工坊,刚刚看到婴儿时他们流露出的柔软神色淡了,专心听着薛瑜的嘱咐,但越听,越觉得好像不太对劲。

     什么要求小田的妻子一个月之后视恢复情况尽快上工,什么为怀孕生产的妇人提供借款帮助渡过难关,什么若是出生的孩子增多要记得设立专门的寄养处,避免耽误工坊女工上工…… “……殿下是要我们照拂田芃吗?” 对于鸣水的工人们,薛瑜向来是几乎一视同仁的,但这些新的安排几乎都与孕育有关。

    吴威何曾见过她为了一个人做到这个地步?猴子似的小家伙,能有这样的魅力? “什么田芃?”薛瑜诧异地看他一眼,“难不成鸣水只会有一个孩子出生?难不成鸣水只有男工?” 吴威讷讷无言,江乐山却看出了这些安排背后指向的方向。

     就好像上次中学考试结果出现争论时那样,在工坊里,男女之间的沟壑被尽可能的抹消了。

    有了之前的同工同酬安排,接受女工生育后仍继续工作不算太难。

    毕竟,就算没有背井离乡最后进入工坊,除了享受的贵妇人们,普通人哪讲究这些,谁家的媳妇阿娘都得下地干活。

     这些安排或许是为了鸣水工坊的正常运转,让女工们不会耽误时间恢复工作,但不可否认,工坊的女工将在这些帮助下,尽可能少的受到生育的影响。

     是田芃还是李鹏,都并不重要,有了一个被新方法养育的田芃,有了一个会读书的黄芪,有了一个女性工坊负责人,就会有许多个她们走上这条新的道路。

     江乐山忍不住去想,女人念了书和男人一起养家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164.远门(三更)一位真正流浪天涯的十六…… 有那么一瞬间,江乐山甚至冲动地想留下看着鸣水在自己手中绽放更明亮的光彩。

    他很期待,三殿下带来的未来。

    这期待甚至多于他想要回到家乡,重造家乡故土的念头。

     被江乐山忽然意味深长地拍了拍肩膀,吴威愣了一下,“?” 两人的互动被薛瑜看在眼里,知道有人懂了,就不再继续解释。

     刚刚的问题转瞬间被揭过,薛瑜对两人嘱咐起后续的事情,“乐山准备交接前,也记得来看看鸣水选人。

    之后会有一部分跟在你手下做事,不顺手或者有别的问题,到时候再调整就太麻烦了。

    要是有看好的人,不愿意走不要强逼,换个思路多谈谈……” 说到强逼时,她难免生出些忧虑。

    封建统治下官对民就算有怜悯,但就连官员调动时的“选谁就是谁”的做派都很强烈,除非花钱讨好,别想有什么更改,更别说选这些工人了。

     好不容易走到鸣水,一般人都不会想再离开了。

    万一因为这件事闹得工人们心生愤懑影响工作,要收拾烂摊子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她知道鸣水工坊的工人们认可她,但自觉也比不上安稳的生活对他们的诱惑力。

     薛瑜反省了一下自己以工作完成为导向,有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