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关灯
小
中
大
薛瑜困难地睁开眼,裹了一下被子,被子从手中脱手后,才反应过来身上忽冷忽热的感觉不太正常。
昨日还是疲倦、病中酸痛,今天就能感觉到彻骨的虚弱,生命像一捧流沙,正飞快从指间溜走。
过了一会,她才分辨清楚窗户里微亮的天光和灯火,意识到已经到了新的一天。
她还有今天的工作没做完,看来是都得交给乔县令了。
薛瑜脑中慢吞吞地划过胡思乱想,别人或许不清楚疾病最后死亡时间,她却是清楚的。
时间最长的喜儿,也不过挣扎了十三天。
短的有六七天,也有七八天。
认真算下来,她能到这时候才影响行动,已经算是时间长的了。
坐在不远处点了油灯的秦思听到响动,过来碰了碰她的额头,“殿下烧还没退。
” 薛瑜模糊想起来昨天夜里半夜似乎是喝过药,摆了摆头,沙哑开口,“扶我……出去。
” “下一碗药马上煎好了。
”秦思按住她,“殿下为鸣水守了这般久,该好好养病了。
” “出、去。
”薛瑜皱眉,她答应过的要守鸣水,已经在大多数人心中建立了吉祥物的印象,相信她在就不会放弃整座城,不会让疫病肆虐,现在突然消失不见,岂不是功亏一篑? 薛瑜见秦思脸色已经黑了,知道这样逆反医生安排的病人大概是有苦头吃的,讨价还价,“转一……咳咳咳咳!!” 咳嗽惊天动地,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薛瑜本就只挪起来一点,一咳嗽积攒的力气全泻了出去,重重跌回床上。
秦思手疾眼快扶住了她,拍背顺气,没让她平躺在床上咳嗽吃苦头。
秦思吸了口气,再次发起烧的少女气息微弱,呼吸受阻,苍白瘦削的脸上只有颧骨上浮着红,嘴唇都泛起了白,只有一双眼睛,褪去困倦后仍明亮如昔。
或许该说,是更迫人了些。
“……就转一圈。
回来吃药。
”秦思妥协了。
他其实清楚到被青霉压下后,病到无力起身且高烧不退意味着,半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
但他知道薛瑜不甘心,他也不甘心。
阅遍古籍,在其他人身上试遍药方,上百次的修改更正…… 薛瑜胡乱擦了擦脸,“好了。
”她看到秦思锁紧的眉,拍了拍秦思,“一百次、一千次,总能找到的。
” 她说得很慢,和她听到过的江乐山的声音有些相像,这时候她才知道,不是因为江乐山无力说话,而是说得快了,气流冲过喉管,滞闷和咳嗽的感觉立刻跟上。
门外的确已经天光大亮,下过雨的路面还有些湿软,薛瑜走到小院门前才想起来少了什么,“剑。
” “我帮您拿。
”秦思折回去了,回来却看见门前空无一人,顿时惊得汗湿重衣。
冲出去后,才看到魏卫河守在薛瑜背后,薛瑜扶着院墙,已经走出去一段路了。
城门附近,已经有几个愿意帮助鸣水县衙的本地人在借着等新一天的物资,绕来绕去。
他们都伸长了脖子,与其说是在等物资,不如说是在等一个人。
消瘦的少年慢慢出现在他们眼前,等待的人齐齐松了口气,但在看到颧骨上的红晕后,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殿下。
”“殿下!” 薛瑜摸了摸脸上的口罩,“站远些罢。
” 她自觉已经用力在说话,对面却无人听见,手足无措地看着她,像看着什么将碎的宝物,“殿下还是回去休息,这里有我们呢!” 薛瑜意识到他们没听见,干脆放弃了,拐了个弯,绕开城门前的人,往长街上走去。
人人脸上都带着口罩,泼洒艾叶水清路的人手臂上绑着红绫带,应该是来帮忙的,推着收集柴火或是新缝好的口罩、衣裳的推车往前走的人一部分手臂上也有着红绫带,他们很少说话,和门内的人交流时眼睛却带着笑,显然是喜欢这份工作。
人的精气神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薛瑜对望过
昨日还是疲倦、病中酸痛,今天就能感觉到彻骨的虚弱,生命像一捧流沙,正飞快从指间溜走。
过了一会,她才分辨清楚窗户里微亮的天光和灯火,意识到已经到了新的一天。
她还有今天的工作没做完,看来是都得交给乔县令了。
薛瑜脑中慢吞吞地划过胡思乱想,别人或许不清楚疾病最后死亡时间,她却是清楚的。
时间最长的喜儿,也不过挣扎了十三天。
短的有六七天,也有七八天。
认真算下来,她能到这时候才影响行动,已经算是时间长的了。
坐在不远处点了油灯的秦思听到响动,过来碰了碰她的额头,“殿下烧还没退。
” 薛瑜模糊想起来昨天夜里半夜似乎是喝过药,摆了摆头,沙哑开口,“扶我……出去。
” “下一碗药马上煎好了。
”秦思按住她,“殿下为鸣水守了这般久,该好好养病了。
” “出、去。
”薛瑜皱眉,她答应过的要守鸣水,已经在大多数人心中建立了吉祥物的印象,相信她在就不会放弃整座城,不会让疫病肆虐,现在突然消失不见,岂不是功亏一篑? 薛瑜见秦思脸色已经黑了,知道这样逆反医生安排的病人大概是有苦头吃的,讨价还价,“转一……咳咳咳咳!!” 咳嗽惊天动地,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薛瑜本就只挪起来一点,一咳嗽积攒的力气全泻了出去,重重跌回床上。
秦思手疾眼快扶住了她,拍背顺气,没让她平躺在床上咳嗽吃苦头。
秦思吸了口气,再次发起烧的少女气息微弱,呼吸受阻,苍白瘦削的脸上只有颧骨上浮着红,嘴唇都泛起了白,只有一双眼睛,褪去困倦后仍明亮如昔。
或许该说,是更迫人了些。
“……就转一圈。
回来吃药。
”秦思妥协了。
他其实清楚到被青霉压下后,病到无力起身且高烧不退意味着,半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
但他知道薛瑜不甘心,他也不甘心。
阅遍古籍,在其他人身上试遍药方,上百次的修改更正…… 薛瑜胡乱擦了擦脸,“好了。
”她看到秦思锁紧的眉,拍了拍秦思,“一百次、一千次,总能找到的。
” 她说得很慢,和她听到过的江乐山的声音有些相像,这时候她才知道,不是因为江乐山无力说话,而是说得快了,气流冲过喉管,滞闷和咳嗽的感觉立刻跟上。
门外的确已经天光大亮,下过雨的路面还有些湿软,薛瑜走到小院门前才想起来少了什么,“剑。
” “我帮您拿。
”秦思折回去了,回来却看见门前空无一人,顿时惊得汗湿重衣。
冲出去后,才看到魏卫河守在薛瑜背后,薛瑜扶着院墙,已经走出去一段路了。
城门附近,已经有几个愿意帮助鸣水县衙的本地人在借着等新一天的物资,绕来绕去。
他们都伸长了脖子,与其说是在等物资,不如说是在等一个人。
消瘦的少年慢慢出现在他们眼前,等待的人齐齐松了口气,但在看到颧骨上的红晕后,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殿下。
”“殿下!” 薛瑜摸了摸脸上的口罩,“站远些罢。
” 她自觉已经用力在说话,对面却无人听见,手足无措地看着她,像看着什么将碎的宝物,“殿下还是回去休息,这里有我们呢!” 薛瑜意识到他们没听见,干脆放弃了,拐了个弯,绕开城门前的人,往长街上走去。
人人脸上都带着口罩,泼洒艾叶水清路的人手臂上绑着红绫带,应该是来帮忙的,推着收集柴火或是新缝好的口罩、衣裳的推车往前走的人一部分手臂上也有着红绫带,他们很少说话,和门内的人交流时眼睛却带着笑,显然是喜欢这份工作。
人的精气神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薛瑜对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