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幽冥河上浮尸字 转轮殿里改命人
关灯
小
中
大
定场诗:“幽冥河畔鬼灯悬,生死簿中笔落烟。
浮尸成字惊王阙,转轮改命乱坤干。
九龙吐息缠新鬼,三教合光破旧渊。
莫道轮回无转世,比丘心照因果前。
” 却说永乐帝自双教寺归宫,连夜召姚广孝入武英殿。
这姚广孝法名道衍,本是长洲人氏,早年出家为僧,却精研兵法韬略,更兼阐教玄门术法,当年靖难之役屡出奇谋,实乃成祖心腹智囊。
此时殿中烛影摇红,道衍抚掌叹道:“陛下所见玄武湖血字,必是建文帝以‘九龙吐珠’法脉勾连幽冥。
此术原是截教金灵圣母所传,借帝王胎息残留龙气,引动幽冥河浮尸聚魂,能在人间显化鬼文。
” 成祖皱眉道:“朕闻生死簿掌在阎罗殿,为何鬼族能随意改命?”道衍肃然道:“自封神战后,阎罗族虽归天庭管辖,却暗通截教。
今建文帝得截教通天教主座下无当圣母相助,怕是已潜入转轮殿,用‘夺魂笔’篡改生死簿——近日户部、兵部连失要员,皆属暴毙,正是生死簿被勾改之兆。
” 正说间,有钦天监急奏:“三更时分,秦淮河忽现浮尸,皆面朝上,腹中胀气鼓胀,竟在河面排出‘燕王当死’四字!”成祖拍案而起:“果然是幽冥鬼族作祟!”道衍沉吟道:“幽冥河与人间江河相通,浮尸成字乃‘聚魂显灵’之术,需断其根源。
贫僧当年曾随燃灯古佛研习轮回之术,可入转轮殿一探生死簿究竟。
” 且说幽冥界,转轮殿阴风惨惨。
此殿高三千丈,中立“生死轮回盘”,八万四千根青铜链条垂落,链上悬生死簿残页,随业力之风翻动。
殿中镇守者,乃阎罗族大长老“平等王”,手持“夺魂笔”,正与截教无当圣母相对而坐。
无当圣母顶生三首,背插四象幡,正是当年万仙阵中漏网之鱼,此刻冷笑道:“建文帝虽失人间龙气,却留得‘九龙吐珠’胎息在幽冥,足够引动浮尸成字。
待我等改完生死簿上朱棣党羽之名,再断其朝堂左膀右臂!” 平等王笔尖划过生死簿,忽有金光闪现,簿上“郑和”二字竟擦之不去:“怪哉!此人名下有西洋龙王护佑,因果线缠连三宝金莲,夺魂笔难伤其分毫。
”无当圣母骂道:“阐教余孽果然留了后手!且先改那姚广孝——他本是金台观道士,后入佛门,因果线必乱!” 却说道衍脚踏“三才步”,经南京聚宝门鬼市,入幽冥通道。
行至奈何桥,忽见桥下血河翻涌,万千浮尸仰漂,腹中皆有青色鬼火跳动,正拼凑“燕贼弑侄”四字。
道衍认得这是“九龙吐珠”法脉所化——当年朱允炆出生时,有相士称其“九龙绕体”,虽失帝位,残龙气仍在幽冥作祟。
他取出阐教“紫金钵盂”,念动净魂咒,钵中飞出三十六道金符,竟将浮尸鬼火一一镇压。
方入转轮殿,便见生死轮回盘上黑雾缭绕,八万四千残页中,凡属朱棣阵营者,名字皆被红笔勾抹。
道衍祭起“因果镜”,镜中忽现自己前世:原是阐教灵鹫山元觉洞门下,曾在封神战中助姜子牙破十绝阵,后因杀业太重,转世为僧修功德。
镜中更显未来:转轮殿顶,无当圣母正持四象幡罩向生死簿,平等王的夺魂笔即将落下“姚广孝”三字。
“好个截教余孽!”道衍咬破指尖,以血书“逆天”二字于镜背,因果镜突然爆发出万道佛光——他虽习阐教术法,却身具佛门比丘戒体,此刻三教气息交融,竟震碎殿中三根青铜链条。
平等王惊觉,挥笔射出“索命墨”,道衍侧身躲过,墨汁却在他袈裟上烧出焦洞:“阎罗族竟敢私改天命,就不怕昊天上帝降罪?” 无当圣母桀骜笑道:“昊天早被西方教架空,如今三界唯有截教‘有教无类’!你看这生
浮尸成字惊王阙,转轮改命乱坤干。
九龙吐息缠新鬼,三教合光破旧渊。
莫道轮回无转世,比丘心照因果前。
” 却说永乐帝自双教寺归宫,连夜召姚广孝入武英殿。
这姚广孝法名道衍,本是长洲人氏,早年出家为僧,却精研兵法韬略,更兼阐教玄门术法,当年靖难之役屡出奇谋,实乃成祖心腹智囊。
此时殿中烛影摇红,道衍抚掌叹道:“陛下所见玄武湖血字,必是建文帝以‘九龙吐珠’法脉勾连幽冥。
此术原是截教金灵圣母所传,借帝王胎息残留龙气,引动幽冥河浮尸聚魂,能在人间显化鬼文。
” 成祖皱眉道:“朕闻生死簿掌在阎罗殿,为何鬼族能随意改命?”道衍肃然道:“自封神战后,阎罗族虽归天庭管辖,却暗通截教。
今建文帝得截教通天教主座下无当圣母相助,怕是已潜入转轮殿,用‘夺魂笔’篡改生死簿——近日户部、兵部连失要员,皆属暴毙,正是生死簿被勾改之兆。
” 正说间,有钦天监急奏:“三更时分,秦淮河忽现浮尸,皆面朝上,腹中胀气鼓胀,竟在河面排出‘燕王当死’四字!”成祖拍案而起:“果然是幽冥鬼族作祟!”道衍沉吟道:“幽冥河与人间江河相通,浮尸成字乃‘聚魂显灵’之术,需断其根源。
贫僧当年曾随燃灯古佛研习轮回之术,可入转轮殿一探生死簿究竟。
” 且说幽冥界,转轮殿阴风惨惨。
此殿高三千丈,中立“生死轮回盘”,八万四千根青铜链条垂落,链上悬生死簿残页,随业力之风翻动。
殿中镇守者,乃阎罗族大长老“平等王”,手持“夺魂笔”,正与截教无当圣母相对而坐。
无当圣母顶生三首,背插四象幡,正是当年万仙阵中漏网之鱼,此刻冷笑道:“建文帝虽失人间龙气,却留得‘九龙吐珠’胎息在幽冥,足够引动浮尸成字。
待我等改完生死簿上朱棣党羽之名,再断其朝堂左膀右臂!” 平等王笔尖划过生死簿,忽有金光闪现,簿上“郑和”二字竟擦之不去:“怪哉!此人名下有西洋龙王护佑,因果线缠连三宝金莲,夺魂笔难伤其分毫。
”无当圣母骂道:“阐教余孽果然留了后手!且先改那姚广孝——他本是金台观道士,后入佛门,因果线必乱!” 却说道衍脚踏“三才步”,经南京聚宝门鬼市,入幽冥通道。
行至奈何桥,忽见桥下血河翻涌,万千浮尸仰漂,腹中皆有青色鬼火跳动,正拼凑“燕贼弑侄”四字。
道衍认得这是“九龙吐珠”法脉所化——当年朱允炆出生时,有相士称其“九龙绕体”,虽失帝位,残龙气仍在幽冥作祟。
他取出阐教“紫金钵盂”,念动净魂咒,钵中飞出三十六道金符,竟将浮尸鬼火一一镇压。
方入转轮殿,便见生死轮回盘上黑雾缭绕,八万四千残页中,凡属朱棣阵营者,名字皆被红笔勾抹。
道衍祭起“因果镜”,镜中忽现自己前世:原是阐教灵鹫山元觉洞门下,曾在封神战中助姜子牙破十绝阵,后因杀业太重,转世为僧修功德。
镜中更显未来:转轮殿顶,无当圣母正持四象幡罩向生死簿,平等王的夺魂笔即将落下“姚广孝”三字。
“好个截教余孽!”道衍咬破指尖,以血书“逆天”二字于镜背,因果镜突然爆发出万道佛光——他虽习阐教术法,却身具佛门比丘戒体,此刻三教气息交融,竟震碎殿中三根青铜链条。
平等王惊觉,挥笔射出“索命墨”,道衍侧身躲过,墨汁却在他袈裟上烧出焦洞:“阎罗族竟敢私改天命,就不怕昊天上帝降罪?” 无当圣母桀骜笑道:“昊天早被西方教架空,如今三界唯有截教‘有教无类’!你看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