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幽冥生死笔化尘 人间帝王气归寂

关灯
    定场诗:龙鳞焚尽偈言新,帝气归寂草木春。

    生死笔端凝业火,无生碑上刻空门。

    金銮殿锁千年梦,古佛灯传不二因。

    莫道人间离别苦,从来劫数自心驯。

     一、鬼门关外?生死笔现帝王劫 幽冥界鬼门关前,阎罗族阴山王正持“生死笔”在“往生簿”上疾书,笔尖蘸的不是墨汁,而是东土帝王的“胎息之气”。

    忽有黑雾从笔尖渗出,凝成朱允炆的虚影——正是靖难之役后失踪的建文帝,此刻他的衣袂仍染着金陵宫墙的烟火气。

     “建文帝,你藏了十年的半片‘龙御九天龙鳞甲’,今日该交出来了。

    ”阴山王冷笑道,生死笔在簿上划过,人间竟有三州之地阴雨连绵,“帝王气若归我幽冥,永乐帝的‘万国来朝’便是镜花水月,你那皇叔的江山,也不过是无根浮萍。

    ” 二、滇南古寺?龙袍焚化偈语生 却说朱允炆自焚宫后,遁入滇南狮子山正续禅寺,法名“应能”。

    这夜他独坐禅房,案头摆着半片龙鳞甲——甲上“日月山河”纹仍在隐隐发烫,正是当年朱元璋所赐,内藏大明王朝的“帝王胎息”。

    窗外忽起阴风,墙上影子竟化作阴山王持笔逼视之状。

     “陛下,十年了,该放下了。

    ”道衍和尚不知何时立于门前,手中托着当年朱棣赐的“奉天靖难剑”,剑鞘上的“永乐”二字此刻泛着青光,“您可知,这半片龙鳞甲连着人间气运,阎罗族要借您的‘未了之帝心’,重燃幽冥业火?” 朱允炆抚过甲上的蟠龙纹,忽忆起登基那日,祖父朱元璋在明孝陵说的“帝王之责,在护百姓,非守金銮”。

    他长叹一声,取过案头佛经,以指尖血在龙鳞甲上写下偈语:“龙袍非龙,是众生衣;帝位非帝,乃无常寄。

    无生无灭,方证菩提。

    ” 说罢取出火折,点燃甲片。

    龙鳞甲遇火不熔,却化作万点金鳞,每片金鳞上都映出百姓耕作、商旅往来的景象,最终聚成“天下太平”四字,随风飘向北方紫禁城。

    道衍见此,眼中闪过泪光——这不是帝王气的消散,而是“帝王心”的圆满。

     三、禅房石壁?无生碑断胎息连 道衍趁金鳞未散,取出刻刀,在禅房石壁上刻下“无生碑”。

    刀过处,石壁竟显出血脉纹路,正是连接着京城紫微垣与幽冥生死簿的“帝王胎息线”。

    “当年我助成祖登基,便知这一线是劫,”他低声道,“今日断的不是朱明王朝,是仙佛两教借帝王气争斗的妄念。

    ” 碑成之时,幽冥界的生死笔突然迸出火星,往生簿上“朱允炆”三字的金粉尽数剥落,化作人间春雨。

    阴山王一声怒吼,生死笔断为两截,笔尖所凝的朱允炆虚影却双手合十,诵起《金刚经》:“如来说有帝王,即非帝王,是名帝王。

    ” 四、人间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