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玉虚琉璃剑归鞘 碧游金蛟剪入匣

关灯
    第七十六回玉虚琉璃剑归鞘碧游金蛟剪入匣 定场诗:玉虚剑隐鞘中光,碧游蛟藏匣内芒。

    截阐同源归一处,中和不二证三章。

    曾执宝器争高下,今悟真如护世长。

    且看金蜈吞雾日,法身随念化千祥。

     话说自东海晶核显三像后,双教寺护世道场的“截佛同源印”每日霞光万丈,印面左刻阐教玉虚琉璃剑纹路,右嵌截教金蛟剪残魂,却始终虚悬二空,仿佛在等有缘人收伏。

    这日金光仙、余元二人奉多宝如来法旨,各捧法宝跪于印前,忽觉手中金蛟剪、琉璃剑剧烈震颤,竟与印上光影遥相呼应。

     第一折法宝归:剑鞘相鸣证同源 金光仙乃截教随侍七仙之一,曾执金蛟剪在万仙阵中纵横,此刻却见剪身血纹已淡,反显莲花虚影:“此剪当年斩仙杀佛,今日怎生透出慈悲气?”余元作为阐教三代弟子,握琉璃剑的手突然刺痛——这剑曾在封神台斩过截教修士,剑鞘上“替天行道”四字,此刻竟与印上“众生平等”咒文相冲。

     “二位可还记得,万莲台成时,截教幡魂与阐教瓦光如何相融?”多宝如来金身忽现,指尖轻点同源印,“法宝本无善恶,执者心生分别。

    ”话音未落,金蛟剪突然化作青蜈虚影,绕印三匝后钻入右孔;琉璃剑则化为玉龙,盘左孔而眠,剑鞘自动浮出“中和”二字,剑匣则刻“不二”真解。

     金光仙抚掌顿悟:“原来截教‘有教无类’是‘和’,阐教‘清净自然’是‘中’,合之方为‘中和’!”他闭目内视,见识海中金蛟剪不再是杀伐利器,而是化作护世方舟,载着修罗族幼童渡过血河;余元亦觉琉璃剑鞘中涌出清泉,洗去剑身上的杀伐之气,竟在剑穗上结出莲花。

     第二折悟道篇:中和不二破执心 二人刚收法宝,忽闻东海方向传来轰鸣,原是修罗族大君申公豹驱使“无界魔雾”,裹着万仙阵死魂残念,正往金陵涌来。

    魔雾中传来冷笑:“截阐二教弟子,可敢以法宝再战?”金光仙正要祭金蛟剪,忽见印上青蜈纹丝不动,反是掌心“中和印”发热—— “昔吾执金蛟剪,以为‘刚猛即护世’,却不知刚柔并济方为道。

    ”金光仙指尖掐出截教“九宫诀”,却融入佛教“手印”,竟在魔雾前凝出半透明的护世屏障,屏障上既有截教的星斗图,亦有佛教的须弥山,“今日护世,非以杀止杀,乃以‘和’化‘嗔’。

    ” 余元持琉璃剑的手本要斩出“先天八卦剑”,却见剑鞘上“不二”二字放光,脑海中闪过在慈悲门破执时的场景:“阐教讲究‘清修’,却误将‘分别’作‘清净’。

    ”他突然收剑入鞘,以剑鞘点地,阐教“替天行道”的法咒化作细雨,竟将魔雾中的死魂残念一一唤醒,露出他们生前护世的初心。

     第三折魔雾涌:随念显化护世威 申公豹见二人不祭法宝,以为怯战,催动魔雾更盛,竟显化出当年万仙阵的尸山血海幻象。

    金光仙望着幻象中的截教同门,忽然双手结“截佛同源印”,金蛟剪虚影从印中飞出,却非斩击,而是展开成万仙幡残页,每片幡面都映出截教弟子放下兵器、救助百姓的画面;余元的琉璃剑亦从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