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梧桐巷新事
关灯
小
中
大
第一幕:焕新记
晨光漫过老梧桐斑驳的树皮,将整条街染成蜜色。
刘建军推开"老刘包子铺"的玻璃门,铝合金门框上的铃铛叮铃作响。
他深深吸了口混着露水气的晨风,忽然发现对面五金店换了招牌——"王记五金"四个红底金字在朝阳下闪闪发亮。
"刘哥早啊!"穿着浅蓝工作服的年轻店主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抹布,"我爹说原来的招牌用了二十年,也该让街坊们换换眼了。
" 刘建军正要答话,身后传来竹扫帚刮地的沙沙声。
孙婆婆佝偻着背在扫门前落叶,灰白的发髻随着动作轻颤:"小王啊,你爹那个歪脖子的'五'字我可看惯了,这新招牌倒是齐整,就是少了点味道。
" 梧桐街醒得比别处早些。
七点不到,粮油店的卷帘门哗啦啦升起,煎饼摊飘出第一缕油香。
周晓梅抱着大束非洲菊从街角转过来,薄荷绿围裙上沾着晨露,经过包子铺时忽然停住:"刘哥,你家的面香都飘到我花店门口了。
" 第二幕:百味争鸣 社区公告栏前聚着三五居民,戴着红袖章的居委会李主任正往墙上贴告示。
退休教师张慧芳推了推金丝眼镜,逐字念出声:"'首届梧桐街邻里美食节'......参赛商户需提供......" "李主任!"五金店小王挤到前排,"我家祖传的卤牛肉能报名不?我爷爷当年在国营食堂......" "得嘞,小王你先让让。
"开理发店的马大姐晃着新染的酒红色卷发,"要说特色还得是我们家的驴打滚,我姥姥可是正黄旗......" 人群忽然安静下来。
穿藏青色中山装的钟伯背着手踱过来,他开的旧书店在街尾,门前的青石板上总蜷着几只晒太阳的野猫。
"这美食节,"老人慢悠悠开口,"可有老辈人的手艺?" 李主任擦擦额头的汗,从文件夹里抽出报名表:"钟伯您放心,咱们特意设了'传家味道'组别,您当年在国营饭店......" "现在的年轻人哪懂这些。
"钟伯摆摆手要走,忽然被周晓梅拦住。
"钟伯,"花店姑娘笑得像她怀里的向日葵,"您教我做的梅干菜扣肉,上次街坊们可都抢光了呢。
" 第三幕:面案春秋 刘建军揉面的手顿了顿。
操作间里蒸汽氤氲,老式挂钟的滴答声混着面缸的闷响。
儿子小海蹲在角落刷手机,屏幕蓝光映着少年青涩的下巴。
"爸,咱家包子就别参赛了吧?"小海突然抬头,"对面新开的便利店有机器包子,三分钟出笼......" 面案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刘建军把醒好的面团摔在案
刘建军推开"老刘包子铺"的玻璃门,铝合金门框上的铃铛叮铃作响。
他深深吸了口混着露水气的晨风,忽然发现对面五金店换了招牌——"王记五金"四个红底金字在朝阳下闪闪发亮。
"刘哥早啊!"穿着浅蓝工作服的年轻店主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抹布,"我爹说原来的招牌用了二十年,也该让街坊们换换眼了。
" 刘建军正要答话,身后传来竹扫帚刮地的沙沙声。
孙婆婆佝偻着背在扫门前落叶,灰白的发髻随着动作轻颤:"小王啊,你爹那个歪脖子的'五'字我可看惯了,这新招牌倒是齐整,就是少了点味道。
" 梧桐街醒得比别处早些。
七点不到,粮油店的卷帘门哗啦啦升起,煎饼摊飘出第一缕油香。
周晓梅抱着大束非洲菊从街角转过来,薄荷绿围裙上沾着晨露,经过包子铺时忽然停住:"刘哥,你家的面香都飘到我花店门口了。
" 第二幕:百味争鸣 社区公告栏前聚着三五居民,戴着红袖章的居委会李主任正往墙上贴告示。
退休教师张慧芳推了推金丝眼镜,逐字念出声:"'首届梧桐街邻里美食节'......参赛商户需提供......" "李主任!"五金店小王挤到前排,"我家祖传的卤牛肉能报名不?我爷爷当年在国营食堂......" "得嘞,小王你先让让。
"开理发店的马大姐晃着新染的酒红色卷发,"要说特色还得是我们家的驴打滚,我姥姥可是正黄旗......" 人群忽然安静下来。
穿藏青色中山装的钟伯背着手踱过来,他开的旧书店在街尾,门前的青石板上总蜷着几只晒太阳的野猫。
"这美食节,"老人慢悠悠开口,"可有老辈人的手艺?" 李主任擦擦额头的汗,从文件夹里抽出报名表:"钟伯您放心,咱们特意设了'传家味道'组别,您当年在国营饭店......" "现在的年轻人哪懂这些。
"钟伯摆摆手要走,忽然被周晓梅拦住。
"钟伯,"花店姑娘笑得像她怀里的向日葵,"您教我做的梅干菜扣肉,上次街坊们可都抢光了呢。
" 第三幕:面案春秋 刘建军揉面的手顿了顿。
操作间里蒸汽氤氲,老式挂钟的滴答声混着面缸的闷响。
儿子小海蹲在角落刷手机,屏幕蓝光映着少年青涩的下巴。
"爸,咱家包子就别参赛了吧?"小海突然抬头,"对面新开的便利店有机器包子,三分钟出笼......" 面案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刘建军把醒好的面团摔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