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檐下光阴

关灯
    第一幕:青瓦当记 六月第一个周二,梧桐街的雨棚在晨光中闪着金属冷光。

    刘建军刚掀开蒸笼,就听见周晓梅的惊呼:"城管的车!" 八点整,执法队员指着五金店外探出的蓝色彩钢棚:"王老板,这属于违规搭建。

    "小王攥着扳手涨红了脸:"这棚子都搭了十年了!" "小同志,"钟伯突然从旧书店踱出来,手里还捧着《营造法式》线装本,"宋《清异录》有载'檐牙勾雨,青瓦垂珠',如今的雨棚倒是能把雨珠子炼成铁水。

    " 眼看要起冲突,居委会李主任气喘吁吁跑来:"咱们要改造明清风格檐廊,这是设计图......"图纸上的飞檐斗拱让五金店小王傻了眼:"我这电焊手艺,哪会雕木头啊?" "我会。

    "蹲在墙根修二八大杠的陈师傅突然出声。

    老人摘下老式墨镜,露出左眼疤痕:"年轻时在古建队雕过颐和园长廊。

    " 阳光突然晃过五金店的铁艺招牌,陈师傅的独眼泛起奇异光彩:"小王,借你电焊枪使使?" 第二幕:像素战争 少年宫的白墙上,彩色粉笔画了只戴VR眼镜的恐龙。

    张慧芳老师举着半截粉笔发抖:"这是谁在配电箱上乱涂乱画!" "张老师,这叫公共艺术。

    "穿铆钉皮衣的年轻人倚着机车,"我们广告公司中标了街道改造项目。

    "他身后拖着整箱喷漆罐,在晨光中像列彩虹火车。

     午休时分,配电箱突然开满水墨荷花。

    周晓梅亲眼看见钟伯用秃头毛笔蘸石灰水,在铁皮箱上点出工笔花鸟。

    傍晚时分,铆钉青年在荷花旁喷了只赛博熊猫,爪子里还握着根竹子造型的5G信号塔。

     这场战争在暴雨夜达到高潮。

    老梧桐树后的废弃配电箱上,左边是陈师傅用电焊枪烧出的铜钱纹铁花,右边飘着铆钉青年的全息投影锦鲤。

    而中间不知被谁贴了张皱巴巴的糖纸,在雨里泛着八十年代的水果硬糖光泽。

     第三幕:地脉私语 疏通下水道的工人挖出个锈蚀的铁盒时,整条街都听见了姜奶奶的哭声。

    盒里躺着1987年的《梧桐街公约》,泛黄纸页上按着三十个红手印,第五条款赫然写着:"每月十五为敬老日,青年须为孤老送煤球。

    " "当年签字的小伙子,"钟伯摩挲着公约上的"陈卫国"签名,"现在该住进养老院了。

    "陈师傅的独眼突然抽搐,转身继续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