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棉纺起步

关灯
    :“我在林场后山发现个裂缝,比咱家地窖还隐蔽,明天就把金茧和多余的粮食转移过去。

    ”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赵铁柱最近总在镇上晃悠,看见他跟县商业局的人打听咱沈家。

    ” 沈默轩冷笑,从空间里取出用灵泉泡过的泻药,包在红纸里:“明天让巧儿去赵铁柱家借盐,把这‘喜糖’送给他婆娘,就说二哥要定亲了。

    ” 十月初十,沈家的“副业”终于引起公社注意。

    生产队长带着会计来查账,却看见地窖里只有半筐棉花、三坛药酒,还有张盖着县供销社公章的收购单:“看到没?咱秀兰给国家做贡献呢,这叫‘社会主义家庭副业’!” 会计盯着收购单上的红章,无话可说。

    沈默轩趁机塞给队长两斤灵泉腌的芥菜,笑道:“叔,这菜配玉米糊糊最下饭,您带回去给大兄弟尝尝。

    ” 当晚,空间里的首茬金桃成熟了。

    拳头大的桃子泛着胭脂红,咬开后汁水直流,竟有蜂蜜的香甜。

    沈默轩让三姑把桃核收集起来,埋进后山的试验田:“就说野桃核发的芽,等结了果,分给村里的孩子,也算咱沈家的‘共产主义萌芽’。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深露重时,沈默轩再次进入空间,发现灵泉井的水位又上涨了,井底的玉简完全浮现,上面的“农正秘典”四个字在雾光中流转。

    他忽然听见玉简发出轻响,一段新的文字浮现:“土生金,金生水,水木火土金,五行循环,生生不息。

    ” “原来空间在按五行生长。

    ”他摸着新出现的金属栅栏,畜圈里不知何时多了两只山羊,毛色如锻,角尖泛着金芒,“看来随着作物和牲口的增多,空间会自动扩展,只是不能操之过急,免得遭天谴。

    ” 十一月初七,二姐沈秀兰迎来人生第一个重要时刻。

    她织的“麦穗纹土布”被选作县妇联的“三八红旗手”奖品,县上的领导亲自来镇供销社颁奖,随行的摄影师要给她拍工作照。

     “秀兰同志,听说你这布用的是后山的野棉?”领导握着她的手,胸前的像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就是‘自力更生’的典范,我们要在全县推广‘沈家纺织法’!” 沈秀兰按照弟弟教的,指着墙上挂的普通棉桃:“领导过奖了,就是比别人多洗了两遍棉籽,用野泉水泡过,布就结实些。

    ”她忽然咳嗽一声,“对了,这是咱后山的野菊花茶,您带些回去,败火最好。

    ” 摄影师的镜头对准她的手,却没拍到她袖口露出的金茧丝线——那是空间的馈赠,也是沈家在时代浪潮中小心翼翼露出的一角,像灵泉在雪地里化开的细流,虽小,却带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赵铁柱的咳嗽声在后山响起,这次他没带狗,却抱着个瓦罐,里面装着沈家送的“喜糖”。

    沈默轩从树后走出,看着对方发绿的脸色,知道泻药起了作用:“铁柱叔,身体不舒服?要不我给您抓把野草药?” 赵铁柱摆手,眼里闪过惧意:“大侄子,叔以后再也不打听你家的事了,你就当我是个屁,放了吧!”他踉跄着离去,瓦罐里的“喜糖”撒了一路,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

     沈默轩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农正秘典》的警示:“秘不示人,惠及乡邻。

    ”沈家的秘密,从来不是为了囤积财富,而是在这饥荒年代,为家人、为乡亲,在黑土里耕出一片生机,让每一粒种子、每一滴灵泉,都成为对抗命运的武器。

     雪开始飘落,空间里的灵泉却愈发温热,新栽的茶树冒出了越冬的嫩芽。

    沈默轩捧起泉水,看见自己的倒影里,玉佩的麦穗与谷穗纹路完全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农耕图腾——这是沈家的徽章,也是他们在这土地上默默耕耘的印记。

     喜欢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请大家收藏:()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