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木材 指标

关灯
    县木材厂的传达室里,沈默诚接过加急电报,牛皮纸信封上的"特急"红章刺得他眼眶发烫。

    电报内容很简单:"省革委会调拨令:县木材厂须于十五日内供应五百立方优质松木,用于三线建设。

    逾期未完成,厂领导撤职查办。

    " "沈班长,"李厂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咋办?咱们库存的优质松木满打满算才两百立方,上哪儿弄三百立方去?"他的袖口沾着灵泉木屑——那是今早沈默诚送他的抗虫木梳留下的痕迹。

    沈默诚摸了摸电报上的红章,灵泉雾气在指尖凝聚成松木的纹理:"厂长,您忘了咱们还有'战备仓库'?" 所谓"战备仓库",是沈默诚三个月前向厂部申请的秘密储备库,实则是空间物资的中转点。

    虎娃在仓库地下铺设了灵泉导水管,使普通松木在潮湿环境中缓慢吸收灵泉成分,七天后即可达到优质松木的标准。

    此刻,仓库里整齐码放着两百五十立方"半灵泉松木",只需再用灵泉雾气催化三日,就能完全达标。

     "可战备仓库的钥匙在武装部手里..."李厂长犹豫了。

    沈默诚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份文件:"这是赵铁柱主任的批条,特事特办,先启用战备物资,事后再补办手续。

    "批条上的签名用灵泉墨水书写,在灯光下泛着淡金色光泽,那是虎娃模仿赵铁柱笔迹的杰作。

     催化过程在深夜进行。

    虎娃带着三个核心徒弟,用灵泉喷雾器对木材进行二次处理。

    "记住,"他低声叮嘱,"每根木材的喷雾量不能超过三毫升,多了会让年轮出现异常。

    "灵泉雾气在仓库里凝成细小的水珠,附着在松木表面,形成肉眼不可见的纳米级保护膜,既能提升木材硬度,又能掩盖灵泉的特殊气息。

     第五天清晨,省革委会的验收组突然进厂。

    沈默诚看着对方手中的木材密度检测仪,掌心沁出冷汗——灵泉松木的密度比普通木材高18%,远超国家标准,极易引起怀疑。

    虎娃在旁假装绊倒,检测仪摔在地上,灵泉雾气趁机渗入电路板,使屏幕显示的数据自动下调至"合格范围"。

     "什么破仪器!"验收组组长踢了一脚检测仪,"沈班长,你说这木材达不达标?"沈默诚立刻递上灵泉松木的切片样本,样本边缘用灵泉黏土伪造了虫蛀痕迹:"组长您看,这是俺们特意保留的'自然风干痕迹',完全符合三线建设的'隐蔽工程'要求。

    "组长凑近观察,灵泉雾气在他视网膜上形成视觉残像,使虫蛀痕迹看起来更加自然。

     验收组离开后,虎娃擦着汗说:"哥,这招'偷梁换柱'算是成了,不过下次得给检测仪装个'数据修正器'。

    "沈默诚点头,看着仓库里即将装车的木材,突然想起空间后山的松树——那里的灵泉松木已经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树皮上的纹路甚至能随外界声音产生微弱震动。

     运输环节同样惊险。

    虎娃在每辆卡车的油箱里加入灵泉添加剂,使油耗降低25%,确保木材能按时送达。

    当车队经过邻镇时,遭遇造反派设卡检查,沈默诚立刻让徒弟们高举"支援三线建设"的红旗,灵泉雾气在红旗上凝成"抓革命促生产"的荧光字样,造反派们见状纷纷让路。

     木材顺利抵达三线建设工地后,传来的反馈远超预期。

    省革委会发来嘉奖电,称县木材厂的松木"不仅质量过硬,更充满革命激情",李厂长因此被提拔为县工业局副局长,沈默诚则接任木材厂副厂长,主持日常工作。

    在庆功会上,沈默诚看着胸前的"革新标兵"奖章,灵泉雾气在奖章背面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