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对诀

关灯
    麻黄表汗,平喘利水;桂枝解肌,通阳温经。

     荆芥清头透疹,除崩疗衄;防风祛风胜湿,去痒止痉。

     细辛散寒止痛,温肺化饮;白芷燥湿通窍,止带排脓。

     桑叶疏风热,清肝凉肺;菊花抑木火,解毒消痈。

     疏逆和中,散风透疹,薄荷当使;解表祛风,止惊明目,蝉蜕可充。

     葛根升脾胃清阳,解肌而疗消渴;花粉疗热病伤津,润肺兼治痈肿。

     柴胡舒肝郁,升阳而和表里;升麻举下陷,清热能透疹形。

     石膏解阳明实热,止渴除烦;知母去气分温邪,润燥清金。

     犀角凉血止血,安神泻热;羚羊平肝明目,熄风定惊。

     清热澡湿、泻火解素,三黄归经有异;散寒暖胃、温肺止咳,三姜功用或同。

     银花连翘,清热解素,为疮家圣药;地丁公英,消肿散结,乃痈疡克星。

     栀子泻肝经郁结;茵陈利湿热黄疸。

     夏枯草清肝明目,软坚而疗瘰疬;石决明平肝潜阳,镇静而医头眩。

     牡丹皮破瘀,凉血解毒;龙胆草除湿,利胆泻肝。

     凉血止血,化瘀消肿用大蓟水蓟;辟瘟解毒,清热退黄求青叶板蓝。

     豆根降肺胃火,又清喉咙;射干解毒利咽,更祛痰涎。

     沙参天冬救肺燥之危;麦冬石斛济胃阴之艰。

     玄参清热养阴,解毒降火;牛蒡疏风散热,清瘟利咽。

     泽兰调和冲任,利水消肿;丹参活血化瘀,宁心除烦。

     青蒿退阴虚骨蒸而截疟;鳖甲善滋阴潜阳而软坚。

     银柴胡连,属退虚热消疳疾之品;大黄芒硝,为逐积滞泻腑实之用。

     津枯便秘,用麻仁李仁;热毒下痢,取秦皮头翁。

     佩兰醒脾开胃,暑湿可祛;藿香化湿和中,藿乱能定。

     滑石解暑,渗湿利尿;冬葵增乳,滑肠消肿。

     竹叶清小肠,除烦止渴;灯芯降心火,利窍通淋。

     陈皮理气,健脾除湿;半夏降逆,消痰宽胸。

     杏仁止咳平喘,能润肠通便;贝母润肺清热,疗咳痰带红。

     前胡白前,宣肺之壅塞;紫菀款冬,疗久咳之喘鸣。

     桑皮泻肺利水;百部润肺杀虫。

     甘草解百毒,祛痰止嗽;桔梗利咽喉,宣肺排脓。

     南星疗中风痰壅及胸膈痞闷;白附涤风痰停滞与偏正头疼。

     苏子温寒化饮,利膈宽肠;白芥温寒化饮,搜痰止痛。

     山楂消瘀烁肉;神曲化食去膨。

     麦芽克面食,回乳除烦;内金疗食积,止溺涩精。

     砂仁温胃,醒脾止泻而安胎;白蔻止呕,行气化湿而和中。

     白术补脾胃虚弱,利水固表;苍术疗湿滞中焦,明目祛风。

     山药实脾胃,兼益肺而固肾;扁豆祛暑湿,且和中而化浊。

     丁香温中,补肾阳之不足;柿蒂止呕,疗胃气之失和。

     旋覆药降逆,消痰行水;代赫石镇肝,凉血止血。

     附子逐寒湿,为救逆回阳要药;肉桂补命门,疗痼冷沉寒之疴。

     吴萸除胃冷,疗厥阴之头痛;乌药行滞气,温下元之寒懦。

     延胡活血行气,除内外之痛证;川楝止痛杀虫,解肝木之郁遏。

     良姜荜茇温胃散寒;橘核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