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饮冰

关灯
    就在朝野上下都被大军南征之事牵去视线时,东海边的江州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一桩桩事。

     宣城上九坊内十数个铺子半个月内竟然全换了新的掌柜,江州知府衙门新招了一批差役,江宁知本堂祖宅内突然病死了一个少爷…… 那些事本都是极其不显眼的事,唯独有心之人才能把他们放在心上,联系在一起。

     进入普通百姓视线、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不过两件事。

    一件是二月初六晚上通济码头的大火,另一件是二月十四白日袁若儿刺杀郑家少爷案的重审。

     前一桩也罢,后一桩着实引人注目。

    大家原本都道那袁若儿是郑家生意上的对手派去的刺客,要杀了当家的大少爷——官府原就是这么判的,谁知昨日郑小爷当堂翻供,承认自己看中若儿美色,强抢民女不成便将其杀害,为掩盖罪名才诬告袁家包藏祸心。

    官府当堂依新政改判郑小爷死刑,全场哗然。

    郑家苦苦哀求,塞了不少银子,愣是无法求动官府免去死刑。

     无人知晓一贯和稀泥又趋炎附势的官府这次为何态度如此强硬,连宣城首富、有晋中秦氏做靠山的郑家都不放在眼里。

    但有心人发现,袁家剩下的唯一的人、袁若儿的老爹自沉冤得雪后,就失去了踪迹。

     二月十五上午,当素来沉默寡言的皇太女与素来左右逢源的楚王在京城的茶楼品茗听戏的时候,叶臻走进了宣城上九坊内自家开的福兴茶馆。

     包间门关上,苏冉给叶臻倒了茶,见后者咕噜噜一口气喝完,越发心疼她奔波受累,又是苦恼。

    她叹了口气,说道:“赵九爷早上来过,要走了西市那两个顶赚钱的铺子。

    ” “两个铺子,还一家清白不算亏。

    再说,九爷为我们担着性命危险,铺子又算什么。

    ”叶臻眼睛有些红,一拳打在地上,尽管收了力,实木的地板还是裂出一道深纹,“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七旬老人真去送死么?袁老爹就是拼了命也未必能近了郑小爷的身,更别说报仇。

    那些道貌岸然的东西,上下牙一碰就给定了罪。

    九爷那边软硬兼施磨了三天,总算逼得郑小爷翻了口。

    ”她深吸一口气,续了杯茶又灌了下去,“不过,就算九爷那边兜了底,郑家到底还是会顺藤摸瓜找到我们。

    他们背后有晋中秦氏的支持,这事儿没完。

    ” 叶臻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脸上虽还有愤愤不平之色,更多的却是愧疚:“抱歉,阿冉。

    我不该强出头的。

    ” “你有什么好抱歉的?”苏冉叹了口气,目光却清亮而坚定,“这么多年你路见不平,伸张了多少正义?你要是不出头,就不是叶臻了!都怪这不公的世道,说着是盛世,还有这种官府偏袒凶手的丑闻。

    ”她顿了顿,说:“你放心,袁老爹已经安顿好了,郑家找不到他的。

    ” “谢谢。

    ”叶臻由衷说道。

    这次为了救人,折出去两个铺子不说,还欠下了赵九爷的人情债,无疑是在给苏冉的生意添麻烦。

     “嗐,九爷说了,都是看在留仙谷的面子上。

    ”苏冉摆了摆手,不提自己只提九爷,“不然他那样精明的人,哪里愿意和郑家结下梁子。

    ”她沉默了下,终究还是劝道:“可你万万要小心!我们在查叶家的事,已经惹了不少的仇家,那些权贵未必没有认识你的。

    若是你身份暴露就完了。

    ” 叶臻长出一口气,捏紧了拳头:“我会小心行事。

    九爷那边我不好出面,改天你代我请他在栖梧阁吃酒。

    ” “你让郑家嫡长子为了一个民女偿命。

    郑家眼下是忌惮着九爷的势力,可未必不敢借着秦家的手来向我们寻仇。

    ”苏冉叹了口气,“倒不是惧怕权贵,可我们所谋之大,决不能跌在未竟之时。

    ” “杀人偿命,难道不该么?”叶臻眼神有些空茫,嗤笑一声,“陛下多少年来只求建立一个公正的秩序,可如今还得通过这样的法子才能为民申冤,我还得战战兢兢怕人家来寻仇?哪有这样的道理?我没看见便罢了,要我看见了只做不知?” 她越发觉得可笑,“是我想的太好,狗屁的秩序!若善恶有报,因果轮回,怎么杀害我爹娘的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 苏冉说不出话来,挪到她身边,慢慢地扶着她靠在自己肩上。

     委屈愤恨在这一刻涌上心头,叶臻吸了吸鼻子,红了眼眶,“袁老爹来求我为他女儿做主……他是走投无路了,听说我之前帮过好几个被错判的人,才找上门来。

    可我也不过就是仗着有点身份地位,才能使唤的动人罢了。

    天下冤屈那么多,我哪管的过来。

    这次是还能托赵九爷的关系,下次呢?我终究不可能为了别人那么豁的出去。

    ” 苏冉抚着她的脊背,五味杂陈。

    她们都是年轻的姑娘,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热忱。

    谁不憧憬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盛世?可那至多不过是他们在归来山庄构建出的假象罢了。

    从小遭逢家门巨变,混迹江湖接触三教九流的她们比任何同龄的甚至年长的人看得明白,这世间充斥着离乱与不公。

    终究还是学会了妥协,认输。

    若是自身难保,何谈伸出援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到底还是有些庆幸的,仇恨与权衡不曾凉了她们的少年热血。

    少时叶相与夫人教诲的“护”,她们从不曾忘却。

    只不过从前是守护自己的亲人和家,如今亲人和家没有了,就要守着国和天下。

     即便是有身份暴露的危险,她们还是愿意义无反顾地伸张正义,竭尽所能孤独艰难地对抗着那些抱成一团官官相护的世家大族。

     苏冉柔声说道:“叶子,我们尽了力,无需愧疚。

    我也晓得难,但我支持你。

    终有一天,我们必能为叶家昭雪,也能看到天下太平。

    ” “谢谢你,阿冉。

    ”叶臻感受到肩膀上的温度,心下感动,慢慢地收敛了情绪,说道,“世道不公,才说明我们有许多要做的事。

    放任自流、独善其身的事,我干不出来。

    我要真成了那样的人,即便是沉冤昭雪,大仇得报,将来也无颜面见父母亲人。

    ” 她这时全然冷静下来,一扫之前的脆弱,目光也变得锋锐。

    她望着窗外的阳光,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孩堤时代。

     唯愿世间自由与公正。

     爹,娘,女儿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

    那些仗势欺人的,一个也别想跑。

     袁老爹的事至此算是告一段落,叶臻却仍是紧锁着眉。

    当同龄人尚在父母膝下无忧无虑时,她已经担起了太多事。

     她毕竟也算是江州黑白两道有名的人,对那日通济码头大火的内幕略知一二。

    联想到近日知本堂的变故,她不免猜测是有人要对陈家下手。

     暴亡了一位管事的少爷,收下了十几间铺子,劫走货物杀人放火,黑吃黑么?好狠的手段! 寒轩在通济码头也是颇有势力的,二月又恰有货物要出港,东西就堆放在码头仓库里,有专人看守。

    那日大火后,叶臻早便派了人去查看。

    叶臻问苏冉道:“通济码头出事,查清楚怎么回事了么?我们可有损失?” “放心吧,我们的人都没事,货也好好的。

    ”苏冉站起身来,从高柜的抽屉里取出一本小册子,拿来给叶臻看,“那帮人不知是什么来路,直冲着陈家的船去的。

    他们劫了几十箱走私的军械,杀了看守的所有人,还把剩下的船连货一起一把火烧了。

    这上面写的是我们事后查明的箱子里的东西。

    ” 苏冉做事素来细致妥帖。

    叶臻见册子上整整齐齐写着手铳、烟草、刀剑等物以及详细的数量,脸色便沉了下去,道:“果真是这样见不得人的生意。

    好大的手笔。

    ” “怕是黑吃黑。

    ”苏冉拧眉说道,“可惜官府摆明了睁眼瞎,那么大的事,硬是给当门派斗争给压下去了。

    ” “陆鼎元那个老滑头最是精明,哪里愿意他治下出现这种要杀头的事情。

    说不定他还感谢这些人帮他暗中解决了祸患呢。

    ”烟草也罢,顶多是个走私,可火铳、刀剑,分明就牵扯了谋逆的大事。

    叶臻抿了口茶,冷笑,“不过这批货的损失也够让陈氏元气大伤了。

    陛下既要打压陈家,这可是极好的机会。

    倒不知那剩下的十几箱军械进了谁的肚子。

    ” 她说这话的时候,不自觉透着不符合年纪的狠戾的杀气。

    尽管她手头尚且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陈家与叶家的惨案有关,但叶臻不信作为陈梁的亲族,陈家不曾为陈梁叛军在南方自由行动提供便利。

    况且,阿冉手下也握着几条赚钱的航线,叶臻自然知道,陈家与南海做着隐秘的交易,买卖朝廷的违禁品,显然是居心不轨。

    那样庞大的势力,又有官府庇护,女帝虽早有心清算,受制于种种权衡,一时也奈何不得。

     这次倒是多亏了那个敢于和陈氏火拼的人。

    也唯有黑吃黑的法子,才能悄无声息地瓦解陈家。

    不过那十几箱下落不明的军械倒是个隐患,也不知女帝那边得了消息后,是否派出了人手去追回? 莫非那本就是女帝安排的人,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才做了这一场火拼的好戏?倒也不是不可能。

     “证据我留存了。

    有物证,也有人证。

    ”苏冉从一边钥匙锁着的小盒子里掏出一把精致的手铳放在桌上,虽然眼中仍有失落,更多的却是兴奋,“虽然现在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来日清算,这些都是最后一根稻草。

    ” 她为两人续了茶水,想到什么又蹙起了眉头,“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陈家虽芯子里烂了,但到底还是有不少可用之人,何况他们有宁寿宫明里暗里保着,背靠大树好乘凉。

    那陈婉宁也不是个简单角色。

    而且我们只接触到知本堂,陈家最厉害的是安宁侯还有三清堂。

    叶子,我们至今还没有摸到三清堂的底呢。

    ” “寒轩成立才几年,哪里能和那些庞然大物比。

    ”苏冉思虑周全,叶臻点了点头,神思凝重。

     叶臻认真思索片刻,说道:“三清堂立世多年,深不可测。

    我们如今能做的也不过是帮忙探听消息,但难也得查。

    陈梁勾结南疆,三清堂脱不了干系。

    这次开战之前,镇南关内又出现了活尸,说明敌人仍在国内,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又想到前几日传信托梁王去查的事至今没有回音,颇有些懊恼,“也不知哥哥那里找到阿玖的下落没有。

    开战在即,若那什么阿玖真是南疆那位九公主,岂不是危险?哎,我当时怎么就放她走了啊!” “你又不知她是公主。

    ”苏冉懂她心思,知道她是在自责,吁了口气,“再说这未必不是好事。

    九公主手中握有王之令又下落不明,南疆内部想来也是乱作一团吧?一个连王位都没确定的国家,如何能够凝聚强军来攻打镇南关?” “倒也是。

    ”叶臻这样说着,敏感的政治直觉却始终在提醒着她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她心中始终为自己轻易放走了一个关键人物而感到懊丧。

    那南疆九公主,似乎正是传闻中的术法天才。

    对一个天才来说,操纵活尸简直易如反掌。

    而且阿玖身边还有一个让她都不寒而栗的师父呢!这两人若是怀着歹意的间谍,她就是万死都难辞其咎了。

     不过,从年纪上看,九公主应当与八年前的事情无关。

    那么莫非是她的师父,或是南疆的某位高人?可他为什么要与陈梁勾结呢?还是陈梁自己就会术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