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渝川细雨

关灯
    “王庆家的,我看你家阿囡是回不来咯!倒不如当时就跟了我,我肯定好好疼她的!”男人带着三分惋惜,三分嘲弄,四份怜悯说道,声音高亢而粗哑。

    他头上飘着几撮营养不良的黄毛,瘦高得像根竹竿,穿一身粗麻做的短褐,袖子裤腿上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上背着个草编的篓子,满身都被雨水打湿。

    他打算去山里碰碰运气,也许能抓到一两只迷路的野兔,或者更走运些,遇上灵芝什么的。

     渝川的春雨总是下个不停。

    春日里高山雪融,溪河涨汛,更兼细雨绵绵,整个村子都湿漉漉的。

     王庆家的女儿不过十三岁,发育得很好,村里的男人都惦记着。

    要不是家中已无米下锅,她母亲宁愿将她许给村东头的鳏夫,也决计不会让她在这样的天气到河边去的。

     王庆家的女人坐在草盖底下织布。

    听到男人的话,她已经不太看得清东西的眼睛突然有了神色,抄起剪刀就往男人身上甩去:“你个小娘养个混账王八蛋!滚!滚得越远越好!” 男人叫骂着踩着烂泥路一溜烟似的跑了。

     女人冒着雨捡回了剪刀,在粗布衣服上擦了擦上面的泥污,眼泪忽然就混着雨水落了下来。

    她呆呆地坐回板凳上,捻起丝线又开始一如既往的织布。

    织布是村里每个女人都会的手艺,很多人织的一手漂亮的花布,可就算她们日夜不息地织,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看不见了,日子还是穷得揭不开锅。

     女人手中灵巧地飞针走线,一面看向身边满脸皱褶沉默不语的丈夫,泪眼模糊地问:“他爸,你说,阿囡真的回不来了吗?以前王来家的大姑娘,就是死在春汛里头。

    ” 本为农民的丈夫一下一下编着手中的竹篮,闻言手轻轻颤抖起来,许久才哑着声音说:“死了,就不受苦了。

    ”他听见屋里的小儿子的咳嗽声,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进去。

    他拿着昨晚剩下的极其稀薄的一点米汤,小心地给儿子喂下,又探了探额头的温度:“还是烫的厉害哟。

    ” 他们只盼着手里的活能多换几个药钱,自己不吃不喝也无所谓。

    大女儿想去河边碰碰运气,要是能摸到几尾鱼,无论是换钱还是炖汤补身子都是极好的。

    可听说河边涨水涨得厉害,水流湍急,已经卷了好几个人去。

    阿囡已经去了一天一夜,音讯全无,恐怕真是凶多吉少了。

     细雨如织。

    天空灰蒙蒙的,谷地里云雾缭绕,青山黄石影影绰绰,天地好似一方缥缈的牢笼,将村庄笼罩在其中。

    夫妇二人沉默地做着活,忽然听见远处山坳里传来女儿清脆悠扬的声音:“爹——娘——我回来啦!” 夫妇二人惊诧地迎了出去,雨雾朦胧中,看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影子。

    女儿出门时穿了一身旧的花布短衣,回来时外头还披了一件显然是成年男子身量的蓑衣。

    那蓑衣做工极为考究,比他们村里男人穿戴的防水效果好得多。

    她本来光着的脚丫上还穿了一双很大的黑色的靴子,一家子都不认得那是什么料子,只觉得触手极其柔软暖和。

     阿囡举起手中的竹篓,打开盖子,笑盈盈说:“你们看,好多鱼呢。

    我差点被卷进河水里,那位贵人拉了我一把,鱼就是他帮我抓的,蓑衣和靴子也是他给我的。

    ” 夫妇二人面面相觑。

    母亲冷着脸去摸女儿的额头,骂道:“没烧糊涂哇!青天白日地做美梦!哪个贵人会在这里哦?贱蹄子又跟哪个男人厮混弄来这身衣服!赶紧的去把鱼炖了。

    ” “啊呀我没撒谎!”阿囡梗着脖子说,又从身上摸出一块碎银子,还有一个小瓷瓶,“喏,这也是贵人给的,这个是很好很好用的药,给弟弟拿去吃,一粒就能退烧啦!” 夫妇二人这辈子都没见过银子,更没见过釉质如此精美的瓷器。

    二人大眼瞪小眼,半晌,丈夫才接过女儿手中的东西,愣愣道:“阿囡,你真是撞大运啦?” 隔壁婶子探出头来,酸溜溜地说:“阿囡呐,你是不是偷偷跟李家小子好了?” “我没有!谁看得上李家那个丑八怪啦!”阿囡急得跺脚,拉着父亲的手说,“爹,我说的都是真的!” 丈夫瞪了隔壁婶子一眼,招呼着妻女回了家,关起了门,才说:“那贵人,是何样貌?” “样貌……啊呀,我说不清,反正我就没见过那样神仙似的人哩。

    ”少女脸微微红了起来,扭捏道,“他穿着的衣服比县老爷气派多了,腰间也挂着玉牌牌,或许也是个官人。

    对了,他还给了我奶糖,我给弟弟也要了一块。

    ” 她小心翼翼地剥开了糖纸,把糖喂给弟弟。

    男孩小小地舔了一口,然后就推开了,因病痛而消瘦的脸颊上绽开一丝灿烂的微笑:“好……好好吃。

    姐姐吃,爹娘也吃。

    ”别说奶糖,从小到大,他都没尝过糖的味道。

     夫妇二人互相推让着都舔了一小口,然后把糖塞进了儿子嘴里。

    少女把糖纸慢慢地压平,对着微光让读过几天书的弟弟看:“小弟,你可认得上面是什么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男孩把糖含在嘴里,不舍得舔,认真地看了会儿,含糊着说:“泉州……云芝阁……” “泉州,那么远的地方哦。

    怎么会从咱们这里经过嘛。

    ”丈夫感到不可思议,嘟囔道,“县太爷出门,都得八抬大轿,十几个人跟着来。

    一个人来的,能是多大的官嘛。

    ” 他妻子却跟他想的不一样,笑眯眯地说:“我看我们家丫头是个有福气的。

    说不定哪天就被贵人看上了抬去做姨太太咯。

    ” “胡说八道什么!”丈夫瞪了她一眼,骂道,“干你的活去!要是误了给镇北侯的献税,可怎么交代?” 妻子哼了一声,起身往外走去,一面小声嘟囔:“这个侯那个侯的,这个税那个税的,还让不让人活了哟……” * 渝川知县在雨中等了大半个上午也不见人来。

    他暗地里几乎要咬碎一口银牙,面上却还是拢了笑意去问一脸肃穆的洛逸:“洛将军啊,侯爷他,究竟几时才到呢?” 莫云礼探出个头来,啧了一声:“知县大人这便站不住脚啦?我家侯爷都说了不用迎接,是您自个儿非要拘礼……” “小五,莫要多话。

    ”洛逸轻斥,嘴角的弧度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畅快。

    他们这一行都是西北出身的将士,站上几十个时辰都没有问题,至于这知县么……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再让他站上个几百个时辰,侯爷也是不会有丝毫愧疚的。

     又等了大半个时辰,一行人才终于接到了镇北侯。

     玄天承并不是故意让知县在雨中站这么久的。

    不过,他的确没有分毫愧疚之心。

     “侯爷这是……”倒是知县大叫起来,呼喝着衙役道,“没眼力见的!还不快去买身干净衣裳来!” 玄天承光着脚,裤腿挽到膝弯,衣袍下摆系在腰带里,小腿和脚上满是泥沙和草叶。

    但这显然不是因为淋了雨——他左手撑着一把青竹伞,乌黑干燥的头发用白玉簪束起,上身石青色绣麒麟的官服熨帖而笔挺。

    他放下右手拎着的竹篓,制止了衙役的动作,吩咐洛逸回驿馆去帮他找双鞋子穿。

     这是掉河里了?还是趟着水来的?知县的脸色十分古怪,生生忍住了嘴角的抽搐,假装镇北侯坐在车舆里,带着衙役们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臣,渝川知县王福山,恭迎镇北侯大驾。

    ” “本侯路过青水河,一时兴起,便去捉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