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子三把剑 喻道三重境

关灯
    Chapter125:TheThreeSwordsoftheHeavenlySonMetaphorizetheThreeRealmsofTaoism. 传说,含光剑是上古时期的“殷天子三剑”之一,它的第一任主人便是千年以前的商朝天子! 含光之威名由来已久,早已传遍四海八方。

     史书对其曾有详细记载:含光神剑,视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不过传说终究只是个传说罢了,除了只言片语的史料,还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含光剑。

    久而久之,后世的诸多词苑鸿儒,史官学者,大都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殷天子三剑”。

     后世经过对历史不同维度的解读,主流观点普遍认为,所谓的“殷天子三剑”不过是一个道术用语,它指得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匹配的一种为君治世之道和一种仁政爱民理念。

     正所谓: 自古君王天下事,任情喜怒如利剑; 厚德仁心能救世,善恶不分国难安。

     以剑喻道解真意,兴衰更替使灼然; 宝剑非是杀人器,君王救世三剑显。

     殷天子三剑,分别是指上品含光、中品承影和下品宵练。

    其实,这三把传说中的神兵宝器,不过是殷天子在体道、悟道和得道方面的三种状态: 上品含光者是为入道合体之状,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此为得道之境界,是三种境界中最高境界,强调施政纲领和政令律法如光似电,文明如水,润物无声。

    从而达到君主与臣民之间同频共振、同声相应,最终成就极乐世界,万世楷模。

     中品承影者是为遇道引信之状,追求淳厚含德,慎终如始。

    此为悟道之境界,是三种境界中二等境界,强调施政纲领和政令律法如风随影,民敬而从,潜移默化。

    从而使得君主与臣民之间崇德尚贤、移风易俗,最终实现君臣无隙、万民慕归。

     下品霄练者是为按道守习之状,追求遵循规律,谨守勿失。

    此为体道之境界,是三种境界中下等境界,强调施政纲领和政令律法如声有形,制令刑罚、守住底线。

    从而确保君主与臣民之间固化阶级、缓解矛盾,最终实现保合诸夏,万邦谐和。

     三把剑经过相对抽象的比喻,从而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力量和符号。

     境界越低,实施起来越是粗犷暴力;境界越高,实施起来越是内敛温和。

     书归正传,言归正题。

     至于现在季诺手中的这把含光剑,其实还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

     据说,后世藏剑名家孔周依古书记载,花重金聘请当时铸剑工匠锻造,可五年而未成,后仍不死心,又花五年时间悉数遍访当时天下名家大师,皆被拒绝。

    万念俱灰之下,遂决意遁入深山老林,潜心修炼的同时顺带搜访奇人。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又过五年,剑圣最后于茅山一带偶遇素有“山中宰相”之誉的陶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