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银饰外交

关灯
    是商业行为了,"龙安心倒吸一口冷气,"这是人体实验!" 吴晓梅指着一段视频:"看这个...他们在砍伐'地涌血'的野生植株!族长说过这种植物十年才开花,砍一棵少一棵!" 视频里,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指挥工人砍倒一片灌木,其中一株开着血红小花的植物被连根挖起,装进特制容器。

    字幕显示:"样本L-0473,采集于琅勃拉邦保护区"。

     "保护区?"龙安心猛地坐直,"这不是盗采吗?" 继续翻阅文件,更多违法证据浮出水面:伪造政府批文、贿赂当地官员、甚至强迫村民签署不平等的"药材供应协议"...林妍在其中一个文档末尾用红字标注:"已备份至云端,密码为蝴蝶妈妈生日的反向拼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必须告诉族长,"吴晓梅站起身,"他们在毁掉老挝苗族的医药资源!" 龙安心却想到另一个问题:"林妍怎么办?郑伟明发现文件泄露后,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她。

    " 两人陷入沉思。

    直接报警风险太大,郑伟明在省城的势力不容小觑。

    正当一筹莫展时,龙安心的手机响了——是苏里冯! "龙先生,"年轻人的声音透着兴奋,"我跟老银匠说了情况,他愿意明天就开工!还有个好消息——我叔叔在老挝外交部工作,他说可以帮你们申请'跨国非遗保护'!"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突然有了主意。

     "苏里冯,"龙安心一字一顿地说,"我们需要更大的帮助。

    " 听完林妍的遭遇,苏里冯义愤填膺:"这种事绝不能容忍!我叔叔认识中国驻老挝使馆的人,可以..." "不,"龙安心打断他,"官方途径太慢。

    我有个更直接的办法..." 计划很简单:利用林氏集团害怕"国际苗胞"的心理,制造舆论压力。

    苏里冯联系美国苗族社区,发动网络攻势;龙安心则把证据提交给州民委和媒体,双管齐下。

     挂断电话,龙安心立刻联系了杨主任和张律师。

    吴晓梅也没闲着,她去找阿公,请寨老们准备一份"苗族同胞声明",谴责林氏集团的行为。

     深夜,所有材料准备就绪。

    龙安心按下发送键,将证据包同时发往州民委、省卫健委和几家主流媒体。

    吴晓梅则通过合作社的海外账号,将消息传递给苏里冯。

     "现在只能等了,"龙安心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希望林妍能撑住。

    " 吴晓梅递给他一杯热茶:"她会没事的。

    苗族女人...比看起来坚强。

    " 这句话让龙安心想起林妍曾经的样子——那个在广州闷热出租屋里,一边抱怨蟑螂一边帮他修改简历的女孩。

    也许她骨子里的倔强,正是来自自己都不清楚的苗族血统。

     第二天一早,龙安心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开门一看,是满脸兴奋的吴小满:"阿心哥!上电视了!" 村委会的电视机前挤满了村民。

    省台早新闻正在报道:"林氏生态集团涉嫌在老挝非法采集珍稀植物和人类基因资源,省卫健委已成立调查组..." 画面切换到州民委的新闻发布会,杨主任严肃地表示将彻查此事,并提及"跨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更令人惊喜的是,新闻最后提到"涉事企业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虽然没点名,但明显是指郑伟明! 龙安心立刻给赵志强打电话,确认林妍已经获救。

    "她没事,就是受了点惊吓,"赵志强说,"多亏你那些证据,特别是血液样本的部分,触犯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上面非常重视。

    " 中午时分,更大的惊喜降临——州政府发来公函,正式将凯寨梯田列为"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商业开发!而老茶坪发现的"蝴蝶盟誓石"和陶片,也将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民们欢呼雀跃,只有吴父站在角落,表情复杂。

    龙安心走过去,递给他一支烟:"吴叔,紫米的药用价值确认了,以后价格只会更高。

    " 吴父接过烟,闷闷地说:"我不是图钱...只是担心你们年轻人把握不住分寸。

    "他看了眼远处正在接受采访的吴晓梅,"她妈走得早,我就剩这一个闺女..." 龙安心突然理解了这位老人的固执。

    不是不爱女儿,而是怕她重蹈覆辙——吴家世代做文化桥梁,深知夹在两种文明之间的艰辛。

     "吴叔,我向您保证,"龙安心郑重地说,"阿耶玳会是晓梅的根,也是我的根。

    " 吴父盯着他看了很久,突然伸手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给你。

    " 布包里是一枚锈迹斑斑的老式印章,刻着"吴文焕印"四个篆字。

     "祖上传下来的,"吴父闷声道,"晓梅她...从小就喜欢。

    " 这是认可的信号。

    龙安心小心地收好印章:"谢谢吴叔。

    " 下午的视频连线如期进行。

    加州的老银匠看上去比想象中硬朗,操着一口带浓重口音的苗语,与吴晓梅交流毫无障碍。

    当老人拿出那块祖传银锭时,连务婆都凑到镜头前细看。

     "没错!"她激动地说,"这是湘西的雪花银!看这云纹,只有清水江边的银坊能炼出来!" 银匠开始锻打"跨境蝴蝶",手法与凯寨的老银匠惊人地相似。

    每敲击一下,他都会念一句咒语般的口诀,吴晓梅轻声翻译给龙安心听:"'一锤定音,两锤成形...'这是苗族银匠的秘传口诀,各地版本居然一样!" 三天后,第一批样品完成。

    当苏里冯将胸针高清照片发来时,合作社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简直和凯寨的原版一模一样,连最细微的纹理都完美复刻! "银魂真的归位了..."吴晓梅摸着屏幕上闪亮的蝴蝶,轻声感叹。

     订单问题解决了,林氏集团的威胁解除了,梯田也保住了。

    按理说龙安心应该松口气,但看着电脑里整理到一半的《祛病歌》资料,他总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晚饭后,他独自来到务婆的小屋。

    老人正在火塘边熏艾草,见他来了,指了指对面的竹凳。

     "为了医药的事?"务婆一针见血。

     龙安心点点头,打开笔记本电脑:"我整理了晓梅唱的二十一段《祛病歌》,加上您记得的三段,还差十二段。

    "他调出一个复杂的图表,"但根据现有内容推断,整套体系应该是按'六病六药六穴'编排的。

    " 务婆眯眼看了看图表,突然起身走向里屋。

    回来时手里拿着个油布包,解开后是一本残缺不全的手抄本。

     "我姑姑的笔记,"老人轻抚发黄的纸页,"缺了三分之一。

    但加上你们有的,应该能凑全。

    " 龙安心小心翼翼地翻阅。

    笔记用苗汉双语写成,详细记录了每种病症对应的歌谣段落、用药配方和穴位按摩手法。

    有些页面还画着精致的人体经络图,与现代医学的神经走向惊人地吻合。

     "务婆,这些知识...应该让更多人受益。

    " 老人沉默了很久,烟斗里的火光明明灭灭:"我老了,守不住这些了。

    但你记住——"她突然用竹杖重重敲地,"药是治病的,不是发财的!" "我明白,"龙安心郑重承诺,"我会建立一个信托基金,所有收益都用于苗族文化传承和村寨医疗。

    " 那晚,龙安心在务婆的小屋里待到深夜,一页页扫描那本珍贵的笔记。

    回到合作社时,发现吴晓梅还在办公室整理订单资料。

     "还没休息?"他轻声问。

     吴晓梅抬头微笑:"等你。

    "她的目光落在扫描仪上,"务婆答应了?" "嗯,但有条件——不能商业化。

    "龙安心坐下来,突然感到疲惫如潮水般涌来,"我在想...怎么才能既保护知识产权,又不违背苗族传统。

    " 吴晓梅沉思片刻:"记得族长说的'银魂归位'吗?也许...知识也一样。

    只要用在正途,不管传到哪,灵魂都不会丢。

    " 她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绣着星辰纹的小布袋:"给你的。

    " 袋子里是一对银袖扣,造型是简化的蝴蝶,背面刻着"??"符号和北斗七星。

     "这样..."吴晓梅的脸在台灯下泛着柔光,"穿正装时也能戴着。

    " 龙安心心头一热。

    这对袖扣明显是为他将来出席各种会议、谈判准备的——吴晓梅已经在设想他们共同面对的未来,一个既扎根传统又不惧现代挑战的未来。

     "晓梅,"他握住她的手,第一次直呼其名,"等这批订单完成,我们..." "我知道。

    "吴晓梅轻轻回握,指尖有常年刺绣留下的茧,粗糙却温暖。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老茶坪上的梯田,也照亮了那棵刻着"蝴蝶盟誓"的古老枫香。

    三百年前,苗瑶两族在此立约共耕;三百年后,他们的后人仍在守护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生长的一切智慧与希望。

     龙安心摸了摸口袋里的银纽扣,想起务婆的话——只要灵魂不丢,根就永远在。

     ---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