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风雨欲来,改革必行

关灯
    林清梧与沈砚之并肩走出那间弥漫着铜臭味的包厢,空气里似乎都清新了几分。

     她伸了个懒腰,感受着夜风带来的凉意,仿佛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枷锁。

     “接下来的戏码,自然是要让那些跳梁小丑,好好看看什么叫‘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林清梧眨了眨眼,语气里带着′一丝俏皮,哪里还有刚才在包厢里那股凌厉的气势。

     沈砚之轻笑,他喜欢她这副自信又充满活力的模样,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难倒她。

     “需要我做什么?” “当然是……摇旗呐喊,帮我把声势搞得更大一点啦!”林清梧狡黠一笑,挽住沈砚之的手臂,“对了,六皇子那边也要知会一声,毕竟这场戏,可是要唱给全大胤看的。

    ” 接下来的日子,林清梧简直化身成了“拼命三娘”,白天奔波于各个衙门之间,了解市场情况,晚上则挑灯夜战,撰写改革方案。

     她那“墨韵通灵”的金手指也没闲着,时不时冒出几句惊世骇俗的诗句,引得一众文人骚客争相传颂,也为她的改革增添了不少声势。

     经过一系列雷霆手段的整治,原本乌烟瘴气的市场,总算是恢复了几分秩序。

     那些欺行霸市、偷奸耍滑的奸商们,要么被绳之以法,要么夹起尾巴做人,整个市场焕发出一种久违的活力。

     林清梧深知,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想要彻底改变大胤的经济现状,还需要在朝堂上进行一场“大手术”。

     于是,她趁热打铁,向六皇子景琰请示,决定在朝堂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还特意邀请了户部尚书张大人和其他几位在朝中颇有分量的官员,准备来一场“鸿门宴”,哦不,是“共商大计”。

     张大人年过半百,须发皆白,是朝中的老资格。

     他为人圆滑世故,向来奉行明哲保身的原则,对于林清梧的经济改革,一直持观望态度。

     “林大人,你这改革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点啊?”张大人捋着胡须,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林清梧微微一笑,早料到他会这么说。

     “张大人,不破不立,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要敢于突破。

    如今大胤积弊已深,若再不痛下决心,恐怕……”她欲言又止,留给众人无限遐想。

     “话虽如此,但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慎,恐怕会引起动荡啊。

    ”另一位官员也皱着眉头说道。

     沈砚之见状,适时地站了出来,温和地说道:“各位大人,清梧的改革方案,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今北境战事频发,国库空虚,若再不开源节流,恐怕……”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如今大胤内忧外患,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林清梧总算是说服了张大人和其他几位官员,让他们对自己的改革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几日后,朝会如期举行。

     林清梧身着一袭官服,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

     她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林清梧,有本奏上!” “准奏。

    ” “臣以为,如今大胤税收制度弊端丛生,百姓苦不堪言,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臣恳请陛下,准许臣推行新的税收制度改革方案!”林清梧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掷地有声。

     她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林大人,你这税收制度改革,简直是天方夜谭!我大胤沿用旧制已久,岂能轻易更改?” “是啊,林大人,你可曾考虑过,一旦改革失败,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 “林大人,你年纪轻轻,资历尚浅,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重任啊!” 面对如潮般的质疑声浪,林清梧却丝毫不为所动。

     她早已经预料到,自己的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各位大人,请听臣一言。

    ”林清梧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杂音。

     她从容不迫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奏折,开始详细地解释自己的税收制度改革方案。

     她用详实的数据,证明了当前的税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