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北京大学

关灯
    随着海外贸易愈发兴盛,天津港虽未对外商直接开放,却凭借京畿要地的优势,成为南北物资转运与国内贸易的重要枢纽,码头上始终热火朝天。

     1740年十二月中旬,一艘英式商船缓缓驶入天津港,带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赴英吉利留学的学子归来了。

     天津道台、知府等一众官员身着官服,匆忙赶到码头迎接,将学子们接入宽敞的官邸,安排丰盛膳食,帮他们缓解长途劳顿。

     之后,选派经验丰富的护卫,精心护送学子奔赴京城。

     几日后,乾清宫内庄严肃穆,留洋学子整齐列阵。

     随着弘历迈入大殿,檐角铜铃轻响,绝大多数学子“唰”地跪地,叩拜之声此起彼伏。

    但有两三名学子身形微滞,他们受西方平等观念熏陶,仅微微躬身,在满殿伏地身影中,显得格外突兀。

     礼部尚书杨名时见状,厉声斥责:“放肆!面圣之际,竟敢不行跪拜大礼,这是目无君上,公然违背祖制!该当何罪!” 洪亮的斥责声在大殿内久久回荡,跪地的学子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没跪拜的学子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就在气氛紧张到极点时,弘历摆了摆手,和声说道:“杨尚书且退下。

    学子远渡重洋,为大清带来新见识,实乃有功之臣。

    行个躬身礼,便足够了。

    ”弘历的话如春风拂过,瞬间化解了剑拔弩张的氛围。

     经一番询问,弘历得知这批学子均顺利获得英吉利顶尖学府授予的学士学位,另有十名学子凭借优异成绩,留在英吉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大致了解学子们的学业情况后,弘历略作思忖作出安排。

     “此番归来,诸位凭借所学,已然成为大清的宝贵财富。

     擅长数理机械的学子,即刻前往清华大学赴职。

    研修军事战略,对西洋陆军操典、战术谋略了若指掌的,前往皇家陆军大学。

    钻研海军战术,熟悉西洋舰船制造、海战指挥的,奔赴皇家海军大学。

    ” 下旨完毕,弘历目光扫过台下踌躇满志的学子,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朕对你们寄予厚望,望你们不遗余力,将所学倾囊相授,不负朕的期许,不负大清的未来。

    ” 就在众人以为安排即将落定时,一位面容坚毅的学子拱手说道:“陛下,学生在英吉利研习西洋历史,知晓各国兴衰变迁,探究其中得失规律。

    此番所学,似未被适才安排囊括。

    ” 此语一出,又有数名学子相继站出。

    一人神色恭谨,禀报道:“陛下,学生钻研法学,深入剖析过各类西方司法案例,在律法释义与司法实操上颇有见解。

    ” 另一人紧接着说道:“学生于海外攻读政治学,对权力制衡、政体构建等领悟颇深。

    ”更有学子提及在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神学等方面的所学,均不在既定安排之内。

     弘历听闻,目光看向礼部尚书杨名时下令道:“杨爱卿,即日起,将国子监更名为北京大学。

    依学子们所学,增设对应学科。

    让传统经典与海外新知相互交融,为我大清培育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材。

    ” 杨名时抬眸望向弘历,眼中满是震惊。

     作为礼部尚书,多年来负责掌管礼教典章,他太清楚国子监在大清的崇高地位了。

     国子监历经数朝修缮扩建,承载着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