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康大喇叭
关灯
小
中
大
爷奶奶的坟茔地知道在哪儿吧?越过那座山,有个屯子叫栗子沟,拿着这本书,去找找一个叫刘瞎子的,也不知道他还活着不,要是活着让他给你看看,顺便给你爷爷奶奶和太爷太奶上个坟。
” ...... 坐在大客车上的陈生,眉头紧皱的看着窗外,怕赶不上车,他连饭都没吃,被大爷吓的也没心思吃饭,这小山沟一天就两趟车能出去,最早那趟车天不亮就出发了,这趟赶不上今天就走不成了,而且这事儿闹的陈生心神不宁的,还是尽早见一见刘瞎子让自己安心。
陈生就这样静静地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的他体弱多病,经常会发烧感冒。
每次生病去医院打针,病情总是不见好转。
有一次病得厉害,妈妈实在没办法,便听从他人建议找来了村里的“能人”给看看。
当时年幼无知的陈生还一本正经地教育妈妈不要相信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然而,随着高烧不退,意识逐渐模糊,小小的他根本无力反抗,最终只能乖乖地被人抬到了村里老朱太太家的大炕上。
只见老朱太太伸出那双布满皱纹的手,轻轻地摸了摸他的中指,然后嘱咐妈妈回家后烧掉几张黄纸。
说来也怪,第二天陈生的病竟然真的奇迹般地痊愈了。
那段本已在岁月长河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的儿时记忆,此刻竟如此清晰地在他脑海中一一闪现。
就在这时,一阵激昂澎湃、雄壮有力的国歌声突然从车窗外传了进来。
原来是路过一所学校!这声音仿佛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原本有些昏沉的陈生猛地一个激灵。
他忍不住嗤笑出声,心中暗自嘀咕道:“不是都说建国以后不许成精嘛!估计大爷年纪大了,脑子犯糊涂了!”想到这里,陈生不禁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然而,正当他还沉浸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中的时候,突然间听到身旁传来一个陌生而又低沉的声音。
“小伙子,我看你印堂发黑,神色慌张,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吧?”突然坐在身旁的老太太语气低沉的问到,声音不大,除了陈生好像并没有,其他人注意到。
这老太太满头银丝如霜雪般洁白,轻轻地披散在她那略显瘦削的双肩上。
她手中掐着一串佛珠,每一颗珠子都被她摩挲得光滑圆润。
再看她的面容,虽已历经岁月沧桑,但却依然显得格外红润,仿佛时间未曾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那双眼睛明亮而有神,眼角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慈祥与温和;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让人一见到就心生亲近之感。
尽管年事已高,但老太太的身姿依旧挺拔笔直。
穿着一身素雅的长衫,衣袂飘飘间更显其气质高雅、超凡脱俗。
整个人看上去不仅精神矍铄,还充满了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亲和力。
“大娘您会看事儿?”初入社会的陈生那经历过这些东西,这老太太一说陈生当即以为自己遇到高人了,连忙热切的攀谈起来。
“呵呵,小伙子,遇到啥事儿可以说来听听,遇到就是缘分,就算老太太我帮不了忙,也可以帮你宽宽心啊!”老太太一脸慈祥地说着。
呦呵,这是遇见高人了,陈生心里暗道。
“大娘啊,我看您老也不一般,您给看看认识这个东西不?”说着陈生把那本蓝皮书拿出来递了过去。
老太太接书一看,顿时眉头一紧,“小伙子,你这东西哪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生略一思索把在大爷家的经过简单讲了一下,老太太听完后,神情变得更加严肃,她仔细地翻阅着书页,手指在封面上轻轻滑过,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秘密。
片刻后,她抬起头,用一种深沉的语气对陈生说:“这本书上有很重的阴气,曾经肯定有一个邪祟寄居在此处之内,但昨天被你打扰它离开了,所以这本书里的内容才变成了白纸,也可以说之前本就什么都没有,你大爷看见的内容只不过是这个邪祟幻化出来的,现在他不光被你打扰了清修,还被你拿走了栖身之物,小伙子不是老太太我说话难听,你要倒大霉了!” 这老太太说完,陈生就感觉好像听大爷讲故事一样,不过这说自己还是感觉有点心惊肉跳。
你要说自己冲着啥了,得找人看看,烧点纸送一送,这陈生还能接受,可现在这老太太说的和玄幻小说似得,除非老太太把皮脱了下一秒变成美女,要不然肯定是想忽悠自己钱了! 见陈生不说话,老太太似乎有些着急:“小伙子,你坐到哪儿?跟我去县里吧,这事儿遇到了我就不能不管,要是信得过老太太我,我就帮你把这事儿处理了!” “大娘,我也到县里,可我这还得倒车回家办事儿,谢谢您了,回头有时间我一定去找您。
”陈生觉得老太太有点疯癫,便婉拒道。
“小伙子,你这是不信我啊,我也不问你住哪儿,既然都到县里那你肯定也是这上下八沟儿的人,回去和家里长辈扫听扫听磨坊子康大喇叭,到时候遇到麻烦记得去找我。
”说罢,老太太侧过身去,不知何时手上出现一串念珠,嘴唇翕动,似乎是陈生这个晚辈不识真人让这位康大喇叭很是生气。
陈生撇撇嘴,看向窗外的景色也不再出声。
瞬间感觉这老太太的高人形象一落千丈,这名起的,啥好人叫大喇叭啊,在农村叫这名能上正经人?那不妥妥的信息处主任吗?这老太太看上去也不像那种人啊,真是人不可貌相! 一路无话。
等到了县客运站,陈生看都没看老太太一眼,本来想着再倒一班客车,可让这老太太说的心烦意乱,当即打算叫个黑车直奔目的地,人就是这样,遇到这种事儿就算再不愿意相信,可听别人有鼻子有眼的说了这么多,难免心里犯膈应,再加上昨天晚上莫名其妙晕倒,虽然陈生更想去医院抽血化验一下,但还是鬼使神差的还是坐上了去往栗子沟的黑车。
坐在黑车上的陈生心里想等见完刘瞎子回来再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样,可他万万没想到,这趟栗子沟之旅直接给他送去进修了两年,不过这两年最起码陈生证明了一件事儿,就是自己身体倍儿棒,一点问题也没有。
等到了栗子沟,天色已经渐晚,远远看去山头上的太阳只剩下了半个脑袋。
陈生和司机师傅讲好,得在这儿等他,这地方人生地不熟也没地方住,肯定还得坐车回家,别看陈生现在挣钱挣不来,那花钱可真是不知道心疼,能打车谁坐公交啊!何况这破地方也没公交。
喜欢红色志异请大家收藏:()红色志异
” ...... 坐在大客车上的陈生,眉头紧皱的看着窗外,怕赶不上车,他连饭都没吃,被大爷吓的也没心思吃饭,这小山沟一天就两趟车能出去,最早那趟车天不亮就出发了,这趟赶不上今天就走不成了,而且这事儿闹的陈生心神不宁的,还是尽早见一见刘瞎子让自己安心。
陈生就这样静静地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童年时代。
那时的他体弱多病,经常会发烧感冒。
每次生病去医院打针,病情总是不见好转。
有一次病得厉害,妈妈实在没办法,便听从他人建议找来了村里的“能人”给看看。
当时年幼无知的陈生还一本正经地教育妈妈不要相信那些封建迷信的东西。
然而,随着高烧不退,意识逐渐模糊,小小的他根本无力反抗,最终只能乖乖地被人抬到了村里老朱太太家的大炕上。
只见老朱太太伸出那双布满皱纹的手,轻轻地摸了摸他的中指,然后嘱咐妈妈回家后烧掉几张黄纸。
说来也怪,第二天陈生的病竟然真的奇迹般地痊愈了。
那段本已在岁月长河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的儿时记忆,此刻竟如此清晰地在他脑海中一一闪现。
就在这时,一阵激昂澎湃、雄壮有力的国歌声突然从车窗外传了进来。
原来是路过一所学校!这声音仿佛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让原本有些昏沉的陈生猛地一个激灵。
他忍不住嗤笑出声,心中暗自嘀咕道:“不是都说建国以后不许成精嘛!估计大爷年纪大了,脑子犯糊涂了!”想到这里,陈生不禁摇了摇头,觉得自己真是想太多了。
然而,正当他还沉浸在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中的时候,突然间听到身旁传来一个陌生而又低沉的声音。
“小伙子,我看你印堂发黑,神色慌张,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吧?”突然坐在身旁的老太太语气低沉的问到,声音不大,除了陈生好像并没有,其他人注意到。
这老太太满头银丝如霜雪般洁白,轻轻地披散在她那略显瘦削的双肩上。
她手中掐着一串佛珠,每一颗珠子都被她摩挲得光滑圆润。
再看她的面容,虽已历经岁月沧桑,但却依然显得格外红润,仿佛时间未曾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那双眼睛明亮而有神,眼角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慈祥与温和;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让人一见到就心生亲近之感。
尽管年事已高,但老太太的身姿依旧挺拔笔直。
穿着一身素雅的长衫,衣袂飘飘间更显其气质高雅、超凡脱俗。
整个人看上去不仅精神矍铄,还充满了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亲和力。
“大娘您会看事儿?”初入社会的陈生那经历过这些东西,这老太太一说陈生当即以为自己遇到高人了,连忙热切的攀谈起来。
“呵呵,小伙子,遇到啥事儿可以说来听听,遇到就是缘分,就算老太太我帮不了忙,也可以帮你宽宽心啊!”老太太一脸慈祥地说着。
呦呵,这是遇见高人了,陈生心里暗道。
“大娘啊,我看您老也不一般,您给看看认识这个东西不?”说着陈生把那本蓝皮书拿出来递了过去。
老太太接书一看,顿时眉头一紧,“小伙子,你这东西哪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生略一思索把在大爷家的经过简单讲了一下,老太太听完后,神情变得更加严肃,她仔细地翻阅着书页,手指在封面上轻轻滑过,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秘密。
片刻后,她抬起头,用一种深沉的语气对陈生说:“这本书上有很重的阴气,曾经肯定有一个邪祟寄居在此处之内,但昨天被你打扰它离开了,所以这本书里的内容才变成了白纸,也可以说之前本就什么都没有,你大爷看见的内容只不过是这个邪祟幻化出来的,现在他不光被你打扰了清修,还被你拿走了栖身之物,小伙子不是老太太我说话难听,你要倒大霉了!” 这老太太说完,陈生就感觉好像听大爷讲故事一样,不过这说自己还是感觉有点心惊肉跳。
你要说自己冲着啥了,得找人看看,烧点纸送一送,这陈生还能接受,可现在这老太太说的和玄幻小说似得,除非老太太把皮脱了下一秒变成美女,要不然肯定是想忽悠自己钱了! 见陈生不说话,老太太似乎有些着急:“小伙子,你坐到哪儿?跟我去县里吧,这事儿遇到了我就不能不管,要是信得过老太太我,我就帮你把这事儿处理了!” “大娘,我也到县里,可我这还得倒车回家办事儿,谢谢您了,回头有时间我一定去找您。
”陈生觉得老太太有点疯癫,便婉拒道。
“小伙子,你这是不信我啊,我也不问你住哪儿,既然都到县里那你肯定也是这上下八沟儿的人,回去和家里长辈扫听扫听磨坊子康大喇叭,到时候遇到麻烦记得去找我。
”说罢,老太太侧过身去,不知何时手上出现一串念珠,嘴唇翕动,似乎是陈生这个晚辈不识真人让这位康大喇叭很是生气。
陈生撇撇嘴,看向窗外的景色也不再出声。
瞬间感觉这老太太的高人形象一落千丈,这名起的,啥好人叫大喇叭啊,在农村叫这名能上正经人?那不妥妥的信息处主任吗?这老太太看上去也不像那种人啊,真是人不可貌相! 一路无话。
等到了县客运站,陈生看都没看老太太一眼,本来想着再倒一班客车,可让这老太太说的心烦意乱,当即打算叫个黑车直奔目的地,人就是这样,遇到这种事儿就算再不愿意相信,可听别人有鼻子有眼的说了这么多,难免心里犯膈应,再加上昨天晚上莫名其妙晕倒,虽然陈生更想去医院抽血化验一下,但还是鬼使神差的还是坐上了去往栗子沟的黑车。
坐在黑车上的陈生心里想等见完刘瞎子回来再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样,可他万万没想到,这趟栗子沟之旅直接给他送去进修了两年,不过这两年最起码陈生证明了一件事儿,就是自己身体倍儿棒,一点问题也没有。
等到了栗子沟,天色已经渐晚,远远看去山头上的太阳只剩下了半个脑袋。
陈生和司机师傅讲好,得在这儿等他,这地方人生地不熟也没地方住,肯定还得坐车回家,别看陈生现在挣钱挣不来,那花钱可真是不知道心疼,能打车谁坐公交啊!何况这破地方也没公交。
喜欢红色志异请大家收藏:()红色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