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阿木尔,赵强在使坏

关灯
    襄平城东南方,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里是一处外工地,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作着。

     阳光炽热,烤得地面发烫,但工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手中的工作。

    他们有的用力搅拌着沙子和水泥,发出“沙沙”的声响;有的则肩扛手抬,搬运着沉重的砖石,步履稳健;还有的人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小心翼翼地搭建着框架。

     没错,这里正在修建的是皇宫,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尽管烈日炎炎,工人们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他们相互配合,默契十足,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座皇宫的建造贡献力量。

     监工们则在工地上来回巡视,他们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工地的一角,一位老工匠正全神贯注地雕琢着一块精美的石雕。

    他手中的刻刀如同有生命一般,上下翻飞,在石头上留下一道道精准的刻痕。

    随着他的精心雕琢,一块原本普通无奇的石头逐渐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变得栩栩如生。

     开饭喽!”远处传来一声吆喝,工地上顿时热闹起来。

    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朝着临时搭建的食堂走去。

    老工匠也停下手中的活,轻轻吹去石雕上的碎屑,满意地看了最后一眼,才起身跟上。

     老工匠端着一碗饭,来到角落里坐下。

    碗里盛着糙米饭,旁边是一小碟腌菜,还有一小块肉。

    虽然肉不多,但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难得的美味了。

    老工匠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夹起那块肉,轻轻咬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幸福的笑容。

     “师傅,尝尝这个。

    ”旁边的年轻人递过来一块更大的肉,笑嘻嘻地说,“今天食堂打菜伙夫,多分了点给我。

    ” 老工匠接过肉,点了点头,笑着说:“你这小子,还是留着自己吃吧,我这把老骨头,吃点糙米饭就成。

    ” 老工匠见年轻人如此坚持,也不好再推辞,便将那块肉夹到碗里,和糙米饭一起慢慢咀嚼。

    他一边吃,一边感叹道:“等这皇宫建好了,我也该回家看看了。

    攒够了钱,就能给孙子娶媳妇啦。

    唉,强子,挣钱可别乱花,回头请人说媒,处处要花钱。

    ” 强子听后:“师傅,好了,我知道了。

    您每次都这么说,我都记在心里呢。

    ” 老工匠:“你这孩子,师傅也是为你好。

    娶媳妇可不是小事,可不能马虎。

    你要是乱花钱,到时候娶媳妇时手头紧,可就难办了。

    ” 强子一边吃着饭,一边点头道:“师傅,您放心,我明白。

    我攒了不少钱。

    我知道娶媳妇要花钱,所以一直都在省着呢。

    ” 在两人不远处,李云湛正站在不远处,目光扫过整个工地。

    他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他们简陋的伙食,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李云湛是穿越者,深知这个时代与后世的巨大差距。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得不承认,工人们的伙食待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陛下,您看这进度还算顺利,不出意外,一个月内就能完成主体工程。

    ”一名小官员走到李云湛身边,恭敬地说道。

     李云湛微微点头,目光却依然停留在工人们的身上。

    他看到老工匠和强子在角落里吃饭,心中不禁暗道:“这种伙食也还算过得去吧?”随后,他转身离开这里。

     回到御书房,李云湛刚坐下,便有内侍进来禀报:“陛下,商部送来了奏本。

    ” 大雍精盐不得在大宋民间贩卖,只能卖给大宋朝廷,价钱不变……” 李云湛看完奏本。

    大宋此举,显然是想垄断精盐的销售渠道。

    他放下奏本,沉声问道:“商部可有提及此事的后续安排?” 内侍缓缓地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地回答道:“陛下,奴才仔细查看过这份奏本,上面确实没有提及后续的具体安排,只是着重强调了大宋朝廷的决定。

    ” 李云湛听闻此言,不禁眉头微皱,他沉默片刻,心中暗自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大雍所产的精盐品质极佳,一经出现便成大宋市场上的抢手货,备受消费者青睐。

    如今大宋突破然不让自己在大宋民间销售这显然是他们企图从中谋取更多利益的手段。

     经过深思熟虑,李云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如此一来,倒也能为我们省下不少成本呢。

    毕竟,如果我们自己亲自下场去运输这些精盐,还需要雇佣大量的伙计,搭建专门的仓库等等,这些可都是不小的开支啊。

    现在大宋愿意全盘接手,这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传旨下去,让商部拟一份回文,告诉大宋朝廷,我大雍愿意将精盐卖给大宋朝廷。

    大宋既然有此诚意,我大雍自然乐见其成。

    ” 内侍,连忙应道:“陛下圣明!奴一这就去办。

    ” 次日,驻守龙化的赵强突然迎来几名鞑靼使臣,向大雍求和。

    赵强不敢懈怠,快马加鞭向京城襄平报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云湛接到赵强的急报后,微微皱眉。

    他展开奏折,仔细查看鞑靼提出的条件:两万石粟米,绸缎三千匹。

    李云湛看到这里,当即不再往下看。

    这鞑靼人吃了败仗,还要朕赔款? 一旁的内侍小陈子见状,连忙说道:“哎呦,陛下,这鞑靼人向我大雍称臣,我们大雍给一些赏赐,也是天威浩荡……” 小陈子话还没说完,李云湛一脚踢翻了身旁的茶几,茶杯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李云湛怒斥道:“放肆! 小陈子被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跪下,磕头如捣蒜:“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李云湛气得脸色铁青,指着小陈子对一旁的锦衣卫说道:“让这个小陈子去宫门口扫地,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