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市舶初兴(外贸垄断)

关灯
    咸阳的深秋,寒风卷着枯叶拍打着紧闭的商铺门板。

    齐国商人田广缩在狐皮大氅里,望着空荡荡的市舶司衙门前新立的石碑,碑上"非官船不得出海"的朱砂大字刺得他眼眶生疼。

    三日前,李岩突然下诏设立市舶司,将大秦所有海上贸易收归官营,这无异于斩断了他这种私商的生路。

     "田老爷,咱们囤在胶东的三十船海盐......"小厮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铜锣声。

    十辆披甲马车碾着青石板疾驰而来,车辕上"市舶司"的玄色旗帜猎猎作响,车厢缝隙里渗出的海水在地上蜿蜒成溪。

     田广瞳孔骤缩——那些分明是他藏在隐秘港湾的走私船! 咸阳宫偏殿,李岩把玩着一枚西域进贡的琉璃珠,听着蒙恬汇报截获私船的经过。

    殿外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陈柱浑身湿透闯进来,怀里抱着块沾满海藻的青铜锭:"陛下!齐国私商竟用船底暗格夹带铜料,想偷运出大秦!" "好个一箭双雕。

    "李岩将琉璃珠抛向空中,珠子在烛火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既想倒卖海盐,又想走私铜料。

    田广这老狐狸,倒是会钻空子。

    "他忽然将琉璃珠重重拍在案上,"传令下去,凡参与走私的商人,货物充公,全家罚做船户,世代不得上岸!" 一、海市迷局 三日后的碣石港,海风裹挟着咸腥扑面而来。

    百艘挂着玄色龙纹帆的官船整齐排列,甲板上堆满成箱的铁器、漆器。

    波斯商人阿卜杜勒摸着新换的秦式长袍,望着港口告示牌上的"市舶税则"直摇头:"从前与私商交易,只需三成货值,如今官营竟要五成?"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惊呼。

    一艘打着越国旗号的商船试图绕过港口,却被巡逻的楼船追上。

    甲板上突然窜起火苗,浓烟中隐隐传来铁器碰撞声。

    李岩站在了望塔上,看着阿卜杜勒骤然变色的脸,嘴角勾起冷笑:"阿卜杜勒先生可知,那船上装的不是丝绸,而是伪造的大秦官船文书?" 夜幕降临时,市舶司衙门的地牢里,越国商人被押到李岩面前。

    此人后背烙着齐国田氏的族徽,怀里还揣着半块写有"胶东密会"的竹简。

    李岩将竹简凑近烛火,看着字迹在高温下显形,突然大笑:"田广啊田广,你以为借他国商船就能瞒天过海?" 二、奇货可居 当田广收到密信时,正对着一屋子滞销的海盐长吁短叹。

    信笺上的朱砂字让他浑身发冷——李岩要将官营贸易扩展到南洋,用铁器换取香料、象牙。

    更要命的是,百工署新造的"福船"竟能容纳千石货物,比私商的沙船足足大了三倍。

     "老爷!波斯人改与市舶司交易了!"管家撞开门,"他们用琉璃、宝石换走了咱们囤积的全部漆器......"田广抓起案上的玉如意狠狠砸向铜镜,碎镜片映出他扭曲的脸。

    突然,他盯着满地碎片愣住——镜中倒影里,几个波斯商人正与市舶司官员把酒言欢,桌上摆着的,竟是他藏在密室里的苏绣屏风。

     三、釜底抽薪 半月后的咸阳宫,李岩将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