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食店

关灯
    一心一意待她,她如何能疑他? 冯清岁见她一脸苦恼,知她怕是不愿怀疑身边人,也没说什么,和庆国公老夫人聊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回府后,她把燕驰给叫出来。

     让燕驰去查京官比五花要方便。

     燕驰毕恭毕敬:“夫人有什么吩咐?” 冯清岁笑道:“麻烦帮我查一下谭尚书和他那位嫂子,诸如两人过往、平日往来,名下产业之类。

    ” “好咧!” 燕驰爽快地领命而去。

     小半天后,呈了一个薄册给冯清岁。

     冯清岁赞道:“不愧是二爷的人,办事就是利索。

    ” 燕驰得意一笑。

     “夫人有事尽管吩咐,小的没别的长处,就是腿跑得快。

    ” 隐在暗处的烛影听到这话,冷哼了一声。

     腿跑得快又如何,轻功可没他好。

     大夫人要是知道他们俩各自的能耐,定会找他而非燕驰。

     冯清岁可不知两个暗卫的较劲,她翻完燕驰给她的薄册后,发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这对叔嫂平日几乎不曾往来,焦氏都是在他去上朝时,过去谭府串门。

     谭青舟为人清廉,生活简朴,鲜少外出,回府都是待在外院书房,平日皇宫、官署、家宅三点一线,是个相当勤勉的官员。

     而他的寡嫂焦氏,则长袖善舞,商路亨通。

     她从离州来京城后,靠着开食店赚了第一桶金,而后买田置地购商铺,迅速发家,如今家财万贯,阡陌连云,俨然京师豪贾。

     冯清岁看得啧啧称奇。

     一般人开食店能养家就不错了,焦氏竟能靠开食店发家致富,秘诀何在? 她立马派五花去焦氏开的食店查探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查探,发现焦氏经营食店的法子和别的店铺截然不同。

     在她的食店买吃食,得先预存一笔餐费。

     预存一两银子,食店送四两银子;预存十两,送四十两;以此类推。

     预存后,食客会得到若干张用膳单,每次来点餐,食店会在单上盖章。

     不同菜品盖不同的章,每次点餐菜品品类不限,但每个菜品只能点一次——即不能重复点同一样菜品。

     虽然规矩比别的食店多,但冲着存一送四这点,食客蜂拥而至。

     她的食店开到哪,哪里就人满为患。

     食店掌柜说东家出于怜贫扶弱,才想出如此经营法子,完全是靠薄利多销撑住这门生意的。

     冯清岁不曾开过食店,但去过很多食店,对食店的毛利有所了解。

     焦氏食店这种做法,不亏本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赚到大笔银钱,让她买田买地买商铺? 猫腻就藏在五花的一个小小发现里: “我预存银子时,偷看账簿发现,我预存一两,掌柜给我记的五两,赠送的四两都算成是我预存的了。

    ” 也就是说,所谓的“赠银”都成了食客给的银子。

     这银子打哪来的? 一般贪官靠钱庄、当铺、古玩店销赃,谭青舟却靠寡嫂的食店销赃。

     真是别出心裁。

     夜里五花去焦氏府里偷账簿,不曾想,又有新发现。

     喜欢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请大家收藏:()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