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火药攻城

关灯
    王镜率领大军抵达寿春城下,将城池团团围住,然而却并未下令进攻。

     一时间,城外营帐林立、军旗猎猎,士兵们严阵以待,可战场上却诡异地安静,没有丝毫喊杀与冲锋之声,只有偶尔传来的战马嘶鸣,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王镜下一步的指令,寿春城中之人更是人心惶惶,不知王镜这围而不攻之举究竟是何用意。

     寿春城内,袁术焦躁地在府衙内来回踱步,案几上的战报堆积如山,却无一好消息。

     “竖子,竟敢如此羞辱于我!”他猛地拍案,震得茶盏翻倒,茶水泼洒一地,“围而不攻,是想活活困死我吗?!” 杨弘上前一步,拱手劝道:“主公息怒。

    敌军围而不打,无非是想断我粮道,待我军自乱。

    又或者……暗中策反城内将领,里应外合。

    ” 袁术闻言,瞳孔骤然一缩,猛地转头盯向杨弘:“你是说……有人会叛我?” 杨弘沉声道:“不得不防。

    ” 袁术脸色阴晴不定,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各部将领不得擅自调动,夜间增派亲兵巡查,凡有异动者,立斩不赦!” 接下来的日子里,寿春城如同一座死城,城门紧闭,街道冷清,只有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

    袁术下令将城内所有存粮集中管控,每日按量分配,严禁私藏。

    同时,派出精锐小队趁夜出城,试图袭扰敌军粮道,但王镜早有防备,几次偷袭皆无功而返。

     袁术每日登上城楼,远眺城外连绵的敌营,心中既愤怒又忐忑。

     “杨弘,你说……他们真会因粮尽而退兵?”他低声问道,语气中已没了往日的狂妄。

     杨弘沉吟片刻,谨慎回答:“只要我军坚守不出,敌军久攻不下,必生疲态。

    届时,我军或可寻机反击。

    ” 袁术沉默,目光阴沉地望向远方。

     然而,城内的局势却愈发严峻。

     粮草日渐减少,士兵们的口粮被一再削减,军心浮动,流言四起—— “听说敌军已派人潜入城中,只待时机成熟,便打开城门……” “袁术苛待将士,再守下去,我们都要饿死!” “不如……” 这些窃窃私语在暗处蔓延,袁术虽严令镇压,却无法彻底扼杀。

     …… 距离兵临寿春城下,已然过去十日。

     这十日间,王镜忙于军务,却仍按时签到。

     这天,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当前时间:东汉初平四年三月初五】 【叮——签到成功,获得“甘蔗种子(千株)”】 话音落下,到手的是千株毫不起眼的甘蔗茎段,表皮棕褐粗糙,只有顶端萌着点嫩绿芽尖,看着倒好成活。

     王镜瞬间来了精神,甘蔗能当粮食,还能制糖,这千株种子可太有用了。

     她按捺住兴奋,小心翼翼地将甘蔗种子一一收入储物空间内,整齐码放好。

    看着这些种子被妥善安置,王镜在心里默默盘算着,等这场战事告一段落,便立刻着手安排种植甘蔗的事宜。

     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是赵虎洪亮的声音:“君侯,您要的东西已经从丹阳运来了!”这声音瞬间将她拉回现实,王镜原本略显疲惫的面容也为之一振。

     这些日子,她围而不攻,表面上按兵不动,实则一直在等待着这关键之物——火药。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东风。

     她迅速传令下去,命人将火药埋设在城墙下。

     当夜幕降临,数十名精锐士卒在夜色的掩护下,抬着一桶桶沉重的火药,朝着城墙根靠近。

    到达城下,他们迅速按照事先的部署开始行动。

    有的挖掘土坑,有的则负责埋设火药。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守兵隐隐约约察觉到城外有动静。

     他们远远地窥视着,只见敌军在城外挖坑,似乎在掘地道攻城。

    士兵们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可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

     他们看着坚固深厚的寿春城基,心想敌军就算真的是在掘地道,那也得挖到猴年马月去,根本无法对寿春城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想到这里,斥候们便不再理会,只当敌军是在白费力气。

     一切按计划推进,明晚就能完成所有布置。

    可第二天白天,袁术就撑不住了,赶忙派人求和。

     使者到了王镜大营,恭恭敬敬行礼后,谦卑说道:“我家主公愿与君侯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井水不犯河水……承认您对庐江的控制,还会归还孙坚旧部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一个不少,只求您退兵。

    ” 孙策站在一旁,听闻袁术愿归还父亲旧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