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刘备来访

关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茶香袅袅中,刘备叹了口气道:“……说来惭愧,备本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然家道中落至织席贩履为生。

    这些年来辗转各地,却始终未能建功立业,如今见使君勤政爱民,更觉汗颜。

    ” “如今天下动荡,备每思及高祖创业之艰,未尝不痛心疾首……”说罢,眼中竟隐隐泛起泪光。

     王镜摆了摆手道:“刘府君忧国忧民,有此心志,他日必成大器。

    汉室能有你这般忠良之后,实乃幸事。

    ” 刘备微微一笑,继续道:“使君此言,备愧不敢当。

    ” “备早年曾拜在卢植先生门下求学,与公孙伯圭同窗数载。

    说来也巧,听闻卢师如今正在使君治下的丹阳担任太学令,伯圭兄亦与使君素有往来。

    ” 王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她自然明白刘备这番话的用意——既是表明自己的师承渊源,又巧妙地拉近彼此关系。

     王镜不动声色地点头道:“原来刘府君是卢公高徒,又与公孙将军同窗,这倒是难得的缘分。

    ” “卢公在丹阳讲学,常与我论及天下大势。

    公孙将军镇守北疆,去岁还曾来信呈献贺仪……不想今日竟能得见卢公另一位得意门生。

    ” 刘备见王镜态度和善,语气更加恳切:“卢师常教导我们,为官当以民为本。

    今日见使君体察民情,亲力亲为,方知何为真正的心怀仁义,爱民如子。

    ” 就这样,在看似随意的闲谈中,双方的关系不知不觉拉近了许多。

     茶过三巡,刘备目光投向窗外,长叹一声,声音低沉而诚恳:“备虽蒙公孙伯圭收留,然蹉跎至今,未能一展抱负。

    每每思及先祖基业,未尝不辗转反侧。

    ” 关羽、张飞闻言,眼中俱是闪过一丝黯然。

     随后,刘备看向王镜,定定道:“今日得见使君,方知何为真豪杰。

    使君治下百姓安居,五畜兴旺,此等治世之才,实令备钦佩不已。

    ” 他忽然整衣正坐,郑重其事地拱手道:“徐州乃天下要冲,备虽才疏学浅,愿效犬马之劳,助明公安民济世。

    若有驱使,万死不辞!” 王镜闻言,指尖在茶碗边缘轻轻摩挲。

     刘备在向她投诚。

     他此刻正处于事业低谷,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而自己的出现,显然给了刘备新的选择。

     王镜的目光在刘备三人身上细细打量,心中权衡:刘备素有仁德之名,关羽、张飞皆是难得的将才,若能善用,确实可保徐州安宁。

    但想到他们毕竟是公孙瓒旧部,贸然收留恐有不妥。

     王镜斟酌着,缓缓开口:“刘府君,公孙将军那边……” 刘备会意,立即拱手道:“使君不必多虑。

    伯圭帐下猛将如云,赵云、田豫等皆当世英才,多我们兄弟不多,少我们兄弟不少。

    ” “……况且在伯圭处虽好,终究不如在使君麾下海阔天空。

    ” 王镜闻言轻笑,这刘备果然善于言辞。

    她注意到关羽微微颔首,张飞更是连连点头,显然三人早有共识。

     “既如此……”王镜略作沉思,随后沉吟道,“不如这样,刘府君可暂以客将之名驻守小沛。

    此地乃徐州北境门户,既可练兵备灾,又不至让公孙将军面上难堪。

    ”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立即明白这是两全之策。

    他郑重拜谢:“使君安排周全,备定当尽心竭力!” 王镜起身相扶,顺势在刘备耳边低语:“玄德且安心练兵,待时而动,自有大任相托。

    ”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既暗示将来重用,又留有余地。

     刘备心头一震,深深一揖:“备必不负使君厚望!” 随后,他正色道:“使君容禀,二位贤弟与备当年在涿郡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云长善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翼德丈八蛇矛使得出神入化,所向披靡……今日既决定追随使君,自当让使君知晓我等斤两。

    可否容他们略展身手?” 王镜饶有兴致地点头:“正想一睹二位将军风采。

    ” 关羽闻言起身,丹凤眼精光乍现。

    他走到院中,将长袍下摆掖在腰间,突然一声清啸,青龙刀化作一道青光。

    但见刀影重重,刀锋凌厉,竟将飘落的柳叶尽数劈为两。

     张飞抄起院中的石碾子舞得呼呼生风。

    忽然暴喝一声,竟将碾子抛向三丈高空,待其落下时,以丈八蛇矛将碾子打得粉碎。

     王镜看得真切,不禁抚掌赞叹:“真乃虎将!有关张二位将军相助,何愁徐州不固?” 刘备见王镜神色,知事已成,清了清嗓子:“从今往后,我兄弟三人任凭使君差遣!” “关某愿效犬马之劳!” “飞愿誓死跟随。

    ” 后续,王镜安排刘备部曲暂编入徐州军,拨付粮械,令刘备督小沛屯田、剿匪。

    关羽巡淮水防务,张飞训新兵,皆授校尉之衔以安其心。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300】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