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冷眼旁观心沉着,巧化风波还清白

关灯
    一大清早,经过昨夜的喧嚣,寂静的古老京城才慢慢苏醒。

    深秋的晨雾笼罩着曲江池畔,昨夜的狂欢似乎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未燃尽的烛烟味。

     曲江池酒楼的大门前,人群聚集,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妇女身上。

    这位妇女满脸泪痕,声嘶力竭地哭诉着,她的声音充满了悲痛和愤怒。

    她手中的手帕已经被泪水打湿,她不断地用它擦拭着眼睛,但泪水依旧源源不断地涌出。

     张小强站在人群中,面对着众人的指责和议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他知道,自己的一夜成名带来的不仅仅是名声,还有无数的麻烦和误解。

    昨晚在诗会上的风光无限,如今却成了他背负的沉重十字架。

    他看着刘寡妇那悲痛欲绝的样子,心中明白,自己的名声已经被这个妇女毁掉了。

    再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

     然而,张小强并不愿意就这样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

    他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澄清事实,否则他将永远无法摆脱这个阴影。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冲动行事,否则只会让这个局面更加混乱。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寡妇,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他不能让这个无辜的妇女继续这样指责下去,也不能让围观的人群继续误解自己。

    他必须采取行动,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于是,他转身对小二说:“你去找一套我的衣服穿上,然后扮成我的样子,去和那个刘寡妇交涉。

    记住,不要和她争吵,尽量安抚她的情绪。

    ” 小二虽然有些茫然,但出于对张小强的尊重,他还是点头答应了这个看似荒谬的请求。

    他快速地跑到张小强的房间,找到了一套张小强昨晚的衣服,匆忙地套在身上,还刚合适,又找了条儒巾戴在头上。

    他站在铜镜前,试图模仿着张小强的神态和语气,想要尽可能地接近那个风度翩翩的书生形象。

     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走到了刘寡妇的面前。

    尽管心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但他还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从容不迫。

     “你这妇人好无理取闹,竟然在此污蔑我!”小二尽力模仿着张小强的语气说道。

     刘寡妇看到小二走出来,立刻认为他就是张小强。

    在她的想象中,张小强是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书生,而眼前的这个男子,虽然穿着张小强的衣服,但无论是气质还是神态,都与她心中的张小强相去甚远。

    然而,在情绪的驱使下,她并没有多想,只是认定了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张小强。

     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你这个没良心的张小强,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猪狗不如,把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我跟你没完!”她的声音凄厉而悲怆,仿佛要将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倾诉出来。

     周围的群众被刘寡妇的哭喊声所感染,纷纷指责起假扮成张小强的小二。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要将所有的指责都倾泻在这个无辜的小二身上。

     “亏还长得人模狗样,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群中有人起哄道。

     “真是忘恩负义的家伙!” “呸。

    虚伪的伪君子!” …… 面对众人的指责和谩骂,小二感到手足无措。

    他尽力保持着镇定,但内心的慌乱和不安却无法掩饰。

    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无辜的小二,却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

    他不敢想象如果张小强真的在这里,面对这样的指责和谩骂,他会如何应对。

     然而,就在这时,刘寡妇的情绪却更加激动起来。

    她开始大声哭闹着,引来了更多的围观群众。

    他们纷纷聚集在酒楼门前,将这个小小的场景变成了一个热闹的看台。

     小二站在人群中,感到自己仿佛被孤立了起来。

    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和一双双指责的眼睛。

    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慢慢沉下去,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就在这时,朝阳如一位害羞的少女,从东方缓缓露出她温和而可爱的脸庞。

    万道金光穿透薄雾,洒落在宽阔的曲江池上,仿佛为这片古老的湖泊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金色的阳光在水面上跳跃,微风吹过,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颗闪耀的碎钻在跳动。

    朝阳的温暖渐渐驱散了清晨的寒意,也悄然洒落在每一个围观者的脸上,那些原本因愤怒和悲戚而紧绷的脸庞,在这温柔的光照下,逐渐软化,显露出些许的宁静与平和。

     曲江池旁的酒楼,也在这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古朴而典雅。

    金色的阳光洒在酒楼的飞檐翘角上,为其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光,使得这座古老的建筑在晨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酒楼的门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朝阳驱散了深秋的晨雾,拉开了阳光明媚的一天的序幕。

     此时此刻,张小强终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身着青衫,头戴儒巾,步伐从容而坚定。

    经过刚才的冷静观察,他已经断定这个刘寡妇并不认识自己,但她却在此无端诋毁自己的名誉,背后必有蹊跷。

    联想到昨夜的中秋诗会,他心中明白,或许是因为自己在那场诗会上锋芒太露,已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想要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打压,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