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誓改农具惠黎民,砍竹精心造简筒

关灯
    他们来到了山丘边,那里有一片竹林,竹影婆娑,绿意盎然。

    然而,在前往竹林的路上,他们正好路过郑大爷的田地。

    只见郑大爷正于广袤的田地里挥汗如雨,辛勤劳作。

    他孤身一人,与一头老牛相伴,共同使用着那陈旧的直辕犁翻耕土地。

     郑大爷身着那件早已洗得褪色的蓝色粗布衣服,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试图遮挡那金秋时节炽热无比的太阳。

    他的脸庞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皱纹,皮肤因长年累月的阳光曝晒而显得黝黑且粗糙。

    他的双手,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犁把,用尽全力向前推动着。

    每一滴从额头滚落的汗珠,都见证着他劳作的艰辛与不易。

     那头陪伴郑大爷多年的老牛,似乎也感受到了直辕犁的沉重。

    它的步伐不再轻快,而是显得沉重而迟缓,时不时发出沉闷的喘息声,仿佛在诉说着劳作的疲惫。

     直辕犁在田地里艰难地划过,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

    泥土被翻起,散发出淡淡的土腥味,这是大地的气息,也是农作的痕迹。

    然而,这种传统的犁地方式却显得尤为吃力,效率低下。

    郑大爷每推一下犁,都需要倾尽全力,他的额头上很快便布满了密密的汗珠。

     张小强目睹着这一幕,内心涌起深深的感慨。

    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那古老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字每一句,都道出了农民们的不易与艰辛。

    他凝视着郑大爷那疲惫的身影,还有那头喘息的老牛,心中不禁为他们的劳作感到沉痛。

    这传统的直辕犁,虽然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但在使用上确实显得吃力且效率低下。

     张小强暗自沉思,思绪万千。

    他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可以尝试着去改进这些农具,让农民们的劳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更是为了回馈这片土地和这些默默付出的农民们。

     大牛和小花也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同情。

    小花轻声说道:“这位老爷爷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帮他。

    ”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充满了坚定与决心。

     张小强听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决定先仔细观察一下郑大爷所使用的犁。

    于是,他走上前去,与郑大爷攀谈起来。

     “郑老丈早上好!”张小强热情地打招呼道。

    郑大爷听到有人叫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见张小强一行人站在田边。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露出和煦的笑容,回应道:“原来是张公子!张公子好!” 张小强走近一些,仔细观察着郑大爷手中的直辕犁。

    他注意到这个犁的设计相对简单,使用起来似乎颇为吃力。

    于是,他好奇地问道:“郑老丈,您为何不使用曲辕犁呢?那种犁使用起来应该更加省力高效。

    ” 郑大爷闻言,一脸茫然。

    他挠了挠头,疑惑地说道:“张公子,您说的曲辕犁,老朽还真是没听过。

    从小到大,犁地都是这么用牛拉着这个直辕犁犁地的。

    我们家世代都是这么耕作的,也没想过要去改变什么。

    ” 张小强听了郑大爷的话,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他明白,对于许多农民来说,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他们的习惯并不容易。

    但是,他也深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具的改进是必然趋势,这样才能让农民们的劳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于是,张小强决定向郑大爷普及一下曲辕犁的知识。

    他耐心地解释道:“郑老丈,曲辕犁是一种更加先进的农具,它的设计更加合理,使用起来省力很多。

    如果我们能够使用曲辕犁来耕作,不仅可以减轻您和牛的负担,还能提高耕作的效率。

    ” 郑大爷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