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无可无不可,做一个任何方面都长的特长生-读《知行合一》

关灯
    和特性的基础上的。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心外无物”这一观点的价值和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重要性。

    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它可以通过感知、思考和体验等方式来影响和改变外界。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的内心世界确实能够塑造和影响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物质世界。

    我们应该以一种辩证和全面的态度来看待“心外无物”这一观点。

    既要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和独立性,也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作用。

    在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心去感知、思考和体验,同时也要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和特点,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读这本书,和精神分裂小说《24个比利》能够有联想。

    24个比利的24个特长型人格的能力也都是看书、上课习得的。

    王阳明钻研军事、探索理学、浸染佛道、苦攻辞章,他是应用心理学大师,懂人性,会治理,会调查研究。

    应该也熟读孙子兵法,知道系统思维,不打无准备之仗。

    无论自己多么优秀,还强调“用心”。

    可以理解为,一个十项全能、基本没有死角还特别谦虚、努力的一个“六边形战士”,把对手打败了,然后来一句“你看良知厉害不?”。

     (5)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都有对的地方,也都有不对的地方。

    用洒家的说法就是没有做到“不执”。

    朱熹讲格物致知,很好,去万事万物研究道理,但是太纠结于探寻所有之理。

    陆九渊讲心内有理,不太重实践。

    王阳明讲心即理、事上练,但是把心即理太绝对化了。

    而且他们太纠结于“天理”、“圣人”,朱熹也会格自然科学之理,王阳明基本上所谓的理就是在在伦理学内转圈圈。

    他绝对化心即理,证明个夹逼定理试试。

     (6)关于王阳明的心学,感觉有点唯心,有点绝对,不是真理,但是好用。

    就像《天龙八部》里面大师鸠摩智用逍遥派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虽然不是少林正宗,但是毕竟是多、快、好、省。

    对于“不较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同志,心学确实能够成为实用之学。

     (7)做圣人有点虚,横渠四句高屋建瓴。

    但是读完以后,自己总结了一句“无可无不可”,记住了四句“无对无错心之体,有对有错意之动,知对知错是价值观,为对去错是格物”。

    四句教挺好的。

     (8)为什么不幸福,因为我们和外物产生了对立,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外物,外物反过来咬你。

    狗咬狗,一嘴毛!我们常常会遭遇种种不如意的情境,这些情境往往源于我们与外部环境或事物的不和谐关系。

    当我们试图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外物时,往往容易忽略它们本身的特性和价值,只看到它们与我们期望的不符之处。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难以真正理解和接纳外界,进而产生了对立和矛盾。

    对立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我们总是担心外物无法满足我们的期望,或者担心自己的标准被外界所否定。

    这种担忧和不安,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情绪状态,也阻碍了我们对幸福的追求。

    我们要认识到,幸福并非来自于外界的满足,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当我们不再依赖外物来定义自己的幸福时,就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创作日志:今天还在扬州,天气算是比较好的一天。

    这是创作的第11篇文章,第10章。

    写完本书以后,也就达到2万字,符合申请签约的条件了。

    11天按照一天一篇的速度,坚持下来了,每天的创作字数,也从1000字过渡到了2000字。

    反思一下,字数上来了,但是思想方面可能没有完全跟上,存在文字没有以前凝练的感觉,后面还是要注意。

    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长的丑的人还是普遍存在的。

    有些男人,长的像猪一样,也能找到对象,不知道有些女人是怎么忍受和猪共枕而眠的。

    虽然颜值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人活一世,感觉还是要和赏心悦目的人在一起才巴适。

     最近文章,都在平台正常推送,昨天文章2000多字,目前阅读量是4个。

    以前写试着发过一些其它类别的文章,有单篇阅读量两三万的。

    埋头写作,肯定是正道,正如郭靖练的扎实内功;但是,也需要一堆见效较快的招式;兵法上讲,兵以正合,以奇胜。

     最近口头一直在讲“许愿池里面的王八”,脑子里面建立一个模型,路上有个人,在许愿;池里有个王八,在听人许愿;砖石垒为池,王八听到许愿后,对着池喊“快实现、快实现”。

    提需求的人、转需求的人、实现需求的人,不是一波人。

    提需求的时候,漫天要价、意想天天;转需求的时候,层层加码、理所当然;实现需求的时候,一句“我尼妈”。

    当然这个世界,是动态转变的的,有时候你在路上许愿,有时候你在池上实现,还有时候你趴池子里中转。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紫泥儿,人生,大抵如此。

    (坚持的第00010天,2024年3月21日星期四于江苏扬州) 喜欢文豪觉醒之路:有田笔记创作日志请大家收藏:()文豪觉醒之路:有田笔记创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