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这里可真大!每年得生产多少布料啊!

关灯
    越靠近上海,市场的活力越让人震撼。

     原本国营商店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私人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街角巷尾,摊贩们支起遮阳棚,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独特的市井乐章。

     人流密集之处,自发形成的集市热闹非凡,蔬菜水果、日用百货琳琅满目。

     烟火气与商业气息在此交融,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市场经济画卷。

     当船只在码头停靠。

     顾方远和曹平安越过防洪墙,站在街道的那一刻。

     混杂着机油味与海腥味的空气涌入鼻腔,都市特有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

     街道上。

     锃亮的小轿车如游鱼般穿梭,车身上的镀铬装饰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

     涂满彩色广告的有轨电车“当当”作响,载着行色匆匆的路人驶向城市的各个角落。

     双层公交车如同移动的城堡,在高楼大厦间穿行。

     那些直插云霄的建筑,外立面贴着崭新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仰头望去,仿佛能触摸到天空的边缘。

     与尚在建设中的深圳不同,上海这座城市早已沉淀出成熟的商业底蕴,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辉煌的过往。

     “远哥,现在咱们去哪?”曹平安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街道上飞驰而过的小轿车,喉结上下滚动,活像个看到糖果的孩子。

     顾方远见他这副模样,不禁哑然失笑。

     伸手在他后脑勺拍了一下。

     “先去第二棉纺厂办正事,等所有事情全部办完,再好好玩两天。

    ” 说罢,抬手拦下一辆冒着黑烟的三轮车,带着曹平安坐了上去。

     三轮车突突作响地驶向纺织厂。

     至于顾大壮..... 依旧在船上守着钱,这次钱太多了,如果每人拿一麻袋钱走在路上太扎眼,还不如放在船上安全些。

     这一趟上海之行,承载着太多的期待与未知,而他们,即将在这座繁华都市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

     三轮车碾过平整的路面。

     不一会儿,上海第二棉纺厂的轮廓便清晰可见。

     高大的灰蓝色围墙矗立眼前,透着国营大厂的威严。

     顾方远和曹平安来到门卫处,报上“销售科林昌军”后,门卫迅速通过内线电话确认。

     紧接着,铁门缓缓开启,仿佛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踏入厂区。

     一股混合着棉絮、机油和纺织染料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举目四望,一排排加高的二层厂房整齐排列,向远处无限延伸,宛如看不到尽头的检阅军队。

     办公楼更是气派非凡。

     五层的大楼,有着苏式建筑的厚重与沉稳。

     墙面的红砖历经岁月打磨,与明亮的玻璃窗相互映衬。

     楼前“团结、奋进、创新”的标语牌,红底白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可真大!每年得生产多少布料啊!”曹平安仰头望着办公楼,满脸惊叹,语气中满是震撼。

     顾方远看着厂区内忙碌装卸货物的场景,目光落在远处堆叠如山的布匹包上,说道:“听林科长说,光各类纱线每年都要生产几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