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个屁股总不能开两辆车吧?

关灯
    江风裹挟着咸腥的水汽扑面而来。

     方才与老研究员告别的场景仍在脑海中盘旋,直到江风卷起他额前的碎发,才让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

     转头看向身旁同样被风吹得眯起眼的林昌军,笑道:“呵呵~!害的你跑来陪我吹江风了。

    ” “这是哪的话,你现在就是我的大客户,别说吹一会江风了,就算吹一夜,我也舍命陪君子。

    ”林昌军夸张地拍了拍胸脯,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缝。

     “不过顾老板,咱们也别光吹风,该去办正事了吧?” “走吧!缺一辆代步车挺麻烦,你知道哪里卖车吗?带我去看看。

    ”顾方远掸了掸衣角的灰尘。

     “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国有汽车销售公司,一个是物资局,你想去哪?” “哪个更容易买到车?” “那肯定是国有汽车销售公司。

    ”林昌军压低声音,凑近说道,“虽说他们明面上只卖给政府机关和国企,但一些挂靠的私人企业去买车,他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哦?国营汽车厂也有销售指标了?” “那到没有,听说德国车企正在跟上面谈合作,一旦外资进来,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

     以前国企都是一家人,你一点我一点,各自一片区域售卖,大家非常和谐。

     等外企进入,原本和谐的氛围必然彻底消散,到时上面领导拿外企做比较,谁落后,肯定要挨板子。

     所以那些车企开始悄悄放松管制,尽量多抢占一些市场,等外企落地,就算被抢走一些份额,也不至于自己在汽车行业垫底。

     况且,他们也没做错什么,文件只说不准卖给个人,但从未说不准卖给挂靠企业啊。

    ” 顾方远瞬间明白了其中门道。

     这不就是“鲶鱼效应”吗? 就像平静的池塘里放进几条鲶鱼,原本慢悠悠的鱼群立刻活跃起来。

     他记得,最早的外资车企好像是84年左右才正式落地,距离现在还有三四年时间。

     没想到变革的暗流,早在这几年就开始涌动。

     不过车辆售卖放宽,对他来说是件好事。

     众人拦了两辆三轮车,一路颠簸着来到国有汽车销售公司。

     米黄色的苏式建筑前,醒目的红色标语“为人民服务”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走进大厅,墙面上挂着上海牌、红旗牌轿车的宣传画,玻璃展柜里整齐摆放着汽车模型。

     “我想买车。

    ”顾方远将单位证件放在柜台,金属扣与玻璃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戴着蓝布袖套的女接待员推了推眼镜,目光在证件上扫过:“买哪种车型?还有驾驶证出示一下。

    ” 顾方远掏出皮革包裹的驾驶证,顺势问道:“购买数量有限制吗?” “原则上不限,但每个驾照只能买一辆。

    ”接待员头也不抬地盖章,“这也是为了安全着想,一个屁股总不能开两辆车吧?” 她语气公事公办,却带着几分调侃。

     顾方远哑然失笑。

     他想起顾方伟等人正在驾校苦练车技,看来下次得带几个“新司机”来。

     好在深圳买车的记录查不到,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