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

关灯
    的那一万高端领结。

     为了熟悉流程,顾方远亲自参与全过程。

     外贸经营许可证、涉外经济合同、对外贸易局审查、海关报关、上海商品检验局...... 马秋元虽然知道贸易出口全过程,但没有亲自操作过。

     二人半斤对八两,一路磕磕碰碰。

     直到两天后才完成所有手续,将货物送上乔治指定的仓位。

     很快,乔治的外汇款顺利打进顾氏纺织厂账户。

     24万元! 减去2.4万元税款后,账户上静静躺着21.6万元。

     沉思片刻后决定暂时不动用。

     他暂时没有急用钱的地方,干脆就把钱放在账户上,以后来上海也省得带一大堆现金。

     第三天傍晚,外滩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将江面染成一片绚烂。

     在和平饭店的旋转门前,顾方远与乔治、索菲亚再次相聚,共进告别晚宴。

     水晶吊灯下,刀叉与餐盘碰撞出悦耳的声响,三人举杯畅饮,回忆着这段时间的合作趣事,笑声不时回荡在餐厅。

     第四天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码头。

     顾方远站在即将启程的船上,回头望向繁华的上海。

     他将刚买的小轿车钥匙递给马秋元。

     又把剩余的四万多元现金交给管家,郑重嘱咐:“这些钱用于日常开销,另外,你多留意码头附近的房源,要是有合适的房子出售,立刻给我打电话。

    ” 以后船队常来上海,船员们总住在船上不是办法,有个落脚点,大家也能好好休整。

     “好的先生,如果有相关信息,一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您。

    ”管家接过装钱的袋子,恭敬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家!”顾方远朝着船员们大手一挥,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话音未落,众人便踩着金属楼梯咚咚作响地登船,脚步声与江浪拍打船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眼前这艘深灰色的1000吨级散货船巍然耸立。

     船身钢板泛着冷硬的光泽,桅杆上的红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与旁边那艘小型铁壳船形成鲜明对比。

     没错! 是登船!不是跨上甲板! 这次乘坐的不是小型铁壳船,而是一艘1000吨级的散货船。

     曹平安没让他失望。

     不但75万元买下一艘千吨级散货船,还在船厂的帮助下,办好了航运通行证。

     接下来只要回到江南省,把剩下的文件补充完全,以后再也不会遭受买船限制。

     如果换成一年前,私人船运,简直想都不敢想。

     也就趁着这股改革春风,才会办的如此顺利。

     千吨级散货船和小型铁壳船,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好似正规军和土匪军之间的差距。

     当然。

     有了千吨级散货船,不代表小型铁壳船就没用了。

     千吨级散货船只能在长江流域跑一跑,很难进入各个支流。

     比如南江市前往省会的水路。

     最多只能容纳下小型铁壳船航行,如果千吨级散货船强行进入航道,很容易出现搁浅现象。

     这艘船也被顾方远起名为‘长江1号’。

     两艘船一前一后向南江市航行..... 喜欢1980红顶商人请大家收藏:()1980红顶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