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战后总结

关灯
    正德二年正月十七·戌时三刻 宣府至北京的官道上,三骑快马踏碎薄冰,马蹄溅起的雪粒在月光下宛如碎钻。

    为首斥候怀中揣着捷报,油皮纸层层包裹,最里层还用火漆封着「工」字印——这是王巧儿昨夜加急赶制的密报专用火漆,遇水不化,遇火显纹。

     与此同时,乾清宫暖阁内,朱厚照捏着战报,目光停在「神锐铳歼敌三百,神锐炮破崖」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包拉链扣。

    自卯时接战至今,他已在暖阁内踱步三十七个来回,靴底将金砖磨得发亮。

    「张忠,」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少见的疲惫,「你说前线的神锐铳,真能像巧儿说的「万发不炸」?」 张忠正要答话,却见皇帝从暗格取出青铜炮模型,用匕首在底座刻下第四道凹痕——这是本月第十三次试炮的数据。

    模型旁摆着未发的《天工开物》密本,「火器修补」章折了三道角,书页间夹着王巧儿上月送的火漆样本,边缘已被磨得发毛。

     「陛下,巧儿姑娘的火漆验铜法,咱亲眼见过。

    」张忠低声道,想起宣府战场上那些刻着「十」字的废铜铳,「鞑靼人的火门枪炸膛率三成,咱的神锐铳……」 「却在雪天哑火。

    」朱厚照打断他,望向窗外漫天飞雪,忽然想起王巧儿小臂的烫伤——那是试炮时为护火漆印留下的。

    他摸出袖中「巧娘燧」,铜扳机上还沾着松烟墨,那是她昨夜修改图纸时蹭上的。

     戌时四刻,司礼监秉笔太监捧来杨廷和的《匠作条陈》。

    朱厚照展开时,宣纸上的墨香混着硝石味,竟与废窑厂的气息莫名相似。

    「保留匠籍」四字被浓墨涂去,改为「匠户考成」,字旁用蝇头小楷批注:「考成者,考其工,成其器,亦成人也。

    」 「好个「亦成人也」。

    」朱厚照轻笑,提笔在空白处画下燧发枪简图,枪托处刻「工」字火漆印,「传旨杨首辅,明日早朝议《匠户考成条例》,着尚工监匠人列席。

    」 张忠一愣,想起刘娘娘今早的叮嘱:「匠人参政,必乱朝纲。

    」却见皇帝已将书包收入暗格,林夏的照片边角露出半寸,女子的笑容与案头的神锐铳模型重叠,恍若隔世。

     宣府镇的雪越下越大,江彬裹紧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