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江南匠商

关灯
    「江南匠商擅改器型,实因土壤黏重,北方犁具难用。

    」铁锚会眼线来报:「崇明岛私船载走二十箱「改良菜刀」,买家是浙东盐枭。

    」青禾翻出《天工开物·五金》,在「弹簧」条下注:「民间匠作常私改器具,虽违规却合实用,宜疏不宜堵。

    」 申时,永寿宫内,王巧儿将「锚稻共生」纹改良为「南北变体」:北方纹加麦穗纹,南方纹嵌水波符。

    「江南多水田,纹路可稍宽以防锈,」她将新纹拓片递给青禾,「再用密陀僧调墨,遇水显「工」字,既保防伪,又容地方特色。

    」朱厚照把玩着新制的「商匠勘合符」:「准江南匠商保留「苏工」「杭器」老字号,但需每年进贡改良器型。

    」他在符上刻下「农具改良,需报尚工局」,「敢私造违禁铁器者,罚没工坊三成铁器充公。

    」 酉时,长江水道上,青禾率漕军截住一艘可疑商船。

    船主慌忙凿沉铁箱,打捞后发现满箱「改良代耕架」。

    「小人罪该万死!」船主哭嚎,「这些犁具是给徽州府私田用的,听说比官制犁省牛力……」翻开架身,青禾发现改良之处:犁头弧度增三分,适配南方黏土。

    她望着远处的瓜洲渡,忽然明白:所谓「走私」,不过是民间对技术改良的渴求。

     戌时,豹房内,朱厚照与青禾密谈:「江南士绅阻挠改革,根源在南北器用差异。

    」他铺开《工器南北考》,「朕欲设「江南工器局」,许本地匠人依水土改良农具,合格者赐「巧工牌」,免三年商税。

    」青禾眼底泛起泪光:「陛下可知,扬州匠人曾改良「曲辕十三折」犁,较官制犁增产两成?若能收录其法,反为朝廷所用。

    」她掏出牛二虎临终前刻的验铜痕,「匠人之心,本为利民。

    」 喜欢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请大家收藏:()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