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朝鲜臣服

关灯
    工器派的崛起。

    李峼怀疑起义背后有明军支持,急派世子李峘赴京谢罪。

    朱载钧趁机册封李峘为「工器监丞」,赐「工器质子印」,命其入南京工器监学习——此乃仿明代「质子入侍」制度,实则将朝鲜储君纳入工器体系。

    与此同时,杨宗庆策动朝鲜匠人成立「百工社」,以《工器启蒙》为教材,秘密教授齿轮原理、矿石冶炼。

    百工社成员在汉阳(今首尔)铁器铺打出「工禾纹」标记,竟成风尚。

    士林派领袖沈贞借机上表:「夫工器者,富国之本,愿效大明,设工器衙门,迎工器天子训示。

    」李峼迫于压力,终于下诏「亲率百工,入朝问器」。

     九月,李峼率使团抵京,朱载钧在午门设「工器殿试」考校朝鲜工匠,完成质子的成人礼。

    试题为「以铁铸钟,兼防霜露」,朝鲜匠人因不知「松脂涂铁防锈」之法,半数交白卷。

    反观明朝匠户之子,从容以熟铁铸钟,表面涂覆橡胶树汁(熬炼工艺),经三日霜露考验仍光亮如新。

    李峼羞愧难当,主动提出「岁贡铁材三万斤,换工器技师十名」。

    朱载钧趁机宣布:「朕将在开城设『工器都护府』,以朝鲜世子为都护同知,赐铁券、工器律法。

    」同时展示「工器地图」:鸭绿江畔已标注十三处屯田卫所,每所驻匠人五百,兼事冶铁与纺织。

    李峼惊见大明势力已深入朝鲜腹地,却不得不叩首谢恩——此「工器都护府」虽挂朝鲜国号,实则由明军工器监直接管辖。

     十月,朱载钧与李峼在紫禁城签署《工器同盟条约》,标志东夷工器同盟成立与实质统治的完成。

    条约规定:朝鲜废「匠籍」,允许工器监生自由执业;开放咸镜道铁矿,由中朝合办;朝鲜王子需入明学习工器,成年后方可继位。

    作为交换,明朝赐朝鲜「工器秘谱」(实为《天工开物》简编)、防雹铃千枚、铁制火铳百支。

    签约当日,朝鲜使团参观尚工局,见拆分机吞吐打孔纸卷,匠人以算珠帕校准火铳镗孔,李峼叹谓:「我国所谓『格物』,竟不及大明匠人之手艺万分之一。

    」回国前,他在《朝鲜工器志》写下:「欲保社稷,非附大明工器不可。

    」其随身携带的铅制火铳,枪托处已刻上工禾纹与朝鲜王室徽记——这柄火铳日后将成为朝鲜「工器改革」的象征。

     喜欢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请大家收藏:()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