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橡胶子弹

关灯
    工器五年秋七月,朱载钧在南京工器监翻阅《东瀛战报》,神锐铳队在近江国的「铁火剃刀阵」图示旁,用朱砂批注「可推广至漠南」。

    案头的《工器通宝流通奏疏》显示,石见银矿所铸钱币已覆盖西国三十三郡,但佐渡金矿的工器金饼在关东流通遇阻——武田信虎仍用甲州金币支付军粮。

    「通知景王,」他掷笔于《舆图》甲斐位置,「命工器水师封锁骏河湾,断其铁源。

    」 此时京都传来急报:六角氏残余势力联合比叡山僧众,在琵琶湖西岸袭击工器卫所。

    朱载钧冷笑,取出景王密信——信中提及僧人用橡胶残片铸佛,铅刺混入香炉灰。

    「技术若与神佛结合,」他对青禾道,「比刀兵更难驯服。

    」遂命王锐率楼船溯琵琶湖而上,明瞳炮需「只毁工事,不焚寺院」——此乃朱厚照「工器不灭信仰」的训诫。

     户部呈上《金银入籍表》,朱载钧见萨摩藩每月输送的橡胶与白银比例失衡,提笔将「橡胶二十吨」圈红:「兴王在萨摩建工坊,竟需如此多橡胶?」青禾解释橡胶支柱可延缓矿洞坍塌,但过量使用会致土壤板结。

    朱载钧沉吟片刻,在奏疏批:「萨摩橡胶输华减半,余者留当地改良土壤。

    」实则暗命工器监密探监视兴王府工坊,防止其私铸兵器。

    与此同时,堺港传来南蛮商船走私火绳枪的密报。

    朱载钧却批复「许其入境,税银三倍」——这是朱厚照「以毒攻毒」之策:南蛮火器可逼日本诸藩依赖工器监火铳,重税则能充实工器监银库。

    当葡萄牙商船载着橡胶废料离港时,船上的「工器协理」早已将火绳枪构造图密传南京。

     兴王朱厚熜的《萨摩工器疏》送达,言及「招募当地匠人,改良铁砂冶炼」。

    朱载钧盯着「改良」二字,命杨宗庆核查匠户名单——果然发现三名甲州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