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蛇音实验

关灯
    工器三十四年秋,徐光启蹲在太液池玻璃围栏前,手中的黄钟律十二击音叉轻轻敲击围栏。

    池子里的王锦蛇突然昂起头,信子吞吐间,鳞片摩擦发出细微的振动——那是黄钟律九击的低频波,与太液池底的地层监测仪形成微妙共振。

     「李匠师,记录蛇类对十二击音叉的反应时间。

    」徐光启擦了擦防铅护目镜,镜片上的水汽混着蛇舍特有的腥气。

    首席匠师李之藻举着沙漏计数:「从敲击到吐信,耗时三点七息,较昨日缩短零点五息。

    」 案头的《蛇类钟鼓图谱》摊开在黄钟律振动台上,鳞片纹理与频率曲线一一对应。

    徐光启指尖划过「蟒科·地层感应」章节,目光停在「响尾蛇尾环振动频率18-22击」的记录上。

    「还记得工器三十一年的富士山喷发吗?」他忽然开口,「东瀛的盲匠曾听见地层频率异常,但比地震早三日的预警,是山脚下的蛇群先开始迁徙。

    」 李之藻将蛇类振动数据录入钟鼓矩阵,全息投影上顿时浮现出京都府的地层波形。

    「尚书是想将蛇类的地层感知能力,转化为可量化的钟鼓预警系统?」他转动旋钮,将王锦蛇的九击波与蒸汽钟鼓楼的十五击基准波叠加,竟形成一道稳定的十二击谐波。

     「不止于此。

    」徐光启取出一枚橡胶仿生蛇鳞,鳞片内侧的火山灰涂层泛着微光,「若能仿造蛇类鳞片的振动接收结构,或许能制作出比现有地层听诊器灵敏十倍的监测元件。

    」他指向太液池中央的水榭,那里正悬浮着工器王朝第一代「蛇音预警浮标」——七十二片橡胶蛇鳞组成的球体,随波浮动时发出蜂鸣般的基准音。

     忽然,实验室内的验铅镯集体震颤。

    徐光启冲向监测台,只见屏幕上的富士山地区振动频